6月16日,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峰會在上海舉辦。當天,昇思MindSpore開源社區、中國科學院、云從科技、中科弘云、上海交通大學、OpenI啟智社區等18家AI企業、學會、高校與科研院所正式發起“共建人工智能框架生態,繁榮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聯合倡議。
今年以來,AI大模型在全球掀起新一輪熱潮,各大企業紛紛入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發布79個。
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據科技部消息,我國已啟動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確定以“基礎軟硬件”為主體、以“基礎理論”和“創新應用”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研發布局,將從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動人工智能開放合作等四個方面推進研發和應用。
AI框架是AI學術創新與產業商業化的重要基礎軟件,也是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的土壤和源泉,它助力人工智能由理論走入實踐,快速進入了場景化應用時代,也是發展人工智能所必需的基礎設施之一。南向使能多樣化算力,北向孵化各類創新算法模型,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
2020年3月,華為開源了全場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通過不斷演進升級,昇思技術架構從傳統的深度學習延展到大規模分布式并行計算、融合計算,原生支持大模型與科學智能。截至2023年5月底,昇思開源社區下載量已突破474萬,社區貢獻者1.3萬,服務企業數量5500家,覆蓋數字政府、金融、制造、交通、能源、終端等端邊云全場景行業,與240家科研院所展開合作,開源模型達400多個,發表頂會論文超過900篇。
此次舉辦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峰會,昇思MindSpore攜手行業用戶與伙伴帶來人工智能框架的最新進展與系列重磅發布。除發布《共建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倡議》外,還包括成立昇思MindSpore開源社區理事會、啟動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創新中心及宣布首批22家單位入駐、發布全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2.0”等。希望全面聚焦人工智能框架生態發展,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共同探討AI技術創新與行業融合大背景下的AI框架生態模式與場景應用,圍繞大模型與科學智能領域AI框架技術的廣泛合作與深度交流。
生態是本次峰會的關鍵詞。《共建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倡議》提出,AI框架生態的發展離不開政產學研用各界伙伴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需要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探索人工智能行業前沿方向,豐富算子和模型,培養AI人才的同時持續豐富技術生態。另一方面也需要與商業伙伴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到千行百業,推進全球智能化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協同各方力量,營造良好發展生態。會上,昇思社區理事會正式宣布成立。理事會將基于“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則,凝聚產業界力量,扎根AI根技術,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AI框架技術生態體系,共促生態繁榮,加速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發展,使能運營商、金融、教育科研等國計民生行業,為AI產業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昇思社區理事長丁誠介紹了面向未來的四大創新方向,包括基于“構建大模型全流程使能、科學計算新范式”的技術創新,來加速AI新應用的孵化;基于“大模型平臺、StudyGroup、極客周、全球開源生態”的運營創新,讓社區成果更高效的推廣到用戶;基于“面向學習、成長、研究的不同階段開發者提供不同培養模式”的人才創新,培育AI產業土壤;基于“建立產業聯合體、行業專區等新手段,持續完善多樣化算力和硬件支持”的生態創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人工智能作為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對未來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昇思MindSpore秉承“開發者第一、技術優先”的理念,持續使能科研創新與產業應用,通過原生的技術體系,不斷加速中國AI應用生態。未來昇思也會一直堅持這一理念吸引更多優秀的開發者加入進來一起打造有競爭力的開源社區,聚焦開發者需求,幫助更多的開發者成長,同時持續打造更優秀的AI框架,匯聚科研與產業的力量,更好地為開發者、用戶與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