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R,兩三年前說起這個詞想必很多人沒有概念,那時候人們更習慣把這種物流應用的機器叫做AGV。現在說起這個概念,雖然還可能不甚明了,但大家模模糊糊知道這個“小車”是能自主移動的。這也得益于國內AMR廠商不遺余力地推廣,將其從一個新概念產品發展到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這里只討論工業應用的移動機器人,不涉及服務型移動機器人。
短短幾年間,自主導航機器人廠商的發展不可謂不快,上億的融資在行業內已成了家常便飯。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四五年前還在同一起跑線的廠商有的早早拿到大額融資開始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挖掘,有的廠商贏在起跑線卻早已落在后來者身后。早期AMR行業里沒有企業能夠僅靠自己的業務盈利支撐,大家都是長期跑在融資的路上。一類企業此前并未涉足過國內移動機器人行業,靠“貼標簽”來包裝新的機器人概念;另一類企業因創始團隊早期在國內智能移動機器人圈子小有名氣,有著“AMR基因”,在技術層面更有優勢。
食品分揀機器人怎么選在玩新概念的企業里曾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有這么一家企業,我們姑且稱它為A。2016年前后,當時跟隨行李箱產品在國外有不錯的反響,A的創始人大受啟發。剛好當時視覺和智能機器人受資本熱捧,A的創始人利用善于運作的優勢給機器人貼上視覺智能的標簽開始做跟隨行李箱并拿到了天使融資。到了2017年下半年,彼時市面上開始出現倉儲物流機器人,A開始進軍物流機器人行業。行李箱項目的視覺跟隨是A重資開發的,這正好給物流機器人帶來了新故事新概念。此后A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后來又創造性地提出視覺AMR的概念。從視覺跟隨行李箱,到視覺AMR,A創始人的資本故事完美過渡。
而行業里有著“AMR基因”的公司也不算少,但是有一個故事聽到時格外唏噓。B的創始團隊曾經活躍在國內移動機器人社區,是國內最早推廣ROS技術和自主移動機器人技術的團隊之一,在行業有相當的知名度。通過自己研發的導航算法,2014年B的創始團隊開始做自主移動機器人教育市場,獲得了不錯的成績。2015年,B公司正式成立,進軍工業物流領域。基于對自身的技術的自信,B的創始團隊覺得自己能完成對工業場景應用的攻克。但當B開始真正落地AMR時發現,每個場景都困難重重。碰壁后的創始團隊認為自己技術沒有問題,而是項目不匹配,繼續找場景驗證。在這個技術壁壘容易突破的行業,B的創始團隊在找場景驗證他們基因里的技術沒有錯,A則用融資的錢砸出了一個面子工程,繼續融資招募人才擴大市場。很快,B所謂的技術領先不復存在。為了生存下去,有著AMR基因的B也開始給自己的機器人貼上了各種標簽。
其實按目前移動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A無疑是頭部企業之一,不管是融資層面和產品實力。雖然最開始是打著V-SLAM的旗號做噱頭,但是在大量資金涌入后,A在AMR軟硬件層面也下了相當大的苦功,視覺應用也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發揮。且不說導航層面的視覺應用究竟占了大多比例,據筆者所知他們的AMR配合DMS是行業里屈指可數能做到很流暢的。如果說導航算法是基石,那機器人車隊的調度能力直接決定了機器在客戶實際應用場景中整個任務流程的效率。“看著很慚愧,他們的機器人車隊運行得行云流水”,一位B公司創始人見過A的機器人車隊后這么和筆者形容。
北京分揀機器人是什么這兩種玩法沒有對錯,貼標簽玩概念的機器人企業已經退場的不在少數,有著“AMR基因”的企業也有不少在行業內聲名大噪。不同的玩法下沒有做出來的企業恐怕不僅僅是側重點選錯了這么簡單,即便你的概念再花哨,即便你的AMR技術基因再深刻。
在四五年前還算高技術壁壘的機器人導航算法到現在其實已經不再是高門檻了,畢竟是基于開源ROS做出來的,資本進來后這些沒有太深護城河的技術只要錢花的夠,人請的多,再加上行業內人才流通,總能弄出來,移動機器人近一兩年的普及就印證了這點。
產品有沒有靈魂,夠不夠成熟,想必和創始團隊有沒有AMR基因沒有直接的聯系。有AMR基因不好好打磨產品的團隊也談不上有靈魂。在打造樣板項目的階段里做好每一個環節,在實踐中做好迭代才是產品有沒有靈魂的關鍵。
分揀機器人的傳感器分揀機器人的應用空間畢竟,在這行業里,有重技術的創始人團隊,有重資本的創始人團隊,有做小負載揀選的團隊,有做大載重搬運的團隊,不同的發展路線都有廠商做了出來,還都做得不錯。如此看來,在AMR這條賽道上能不能乘勢而上占得先機絕不僅僅是有沒有AMR基因這么簡單的。
垃圾分揀機器人應用學校智能分揀機器人傳感器程序智能自動分揀機器人顏色分揀機器人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