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已經動輒售價達到幾千元的早教機器人產品來說,要理解其商業邏輯其實很簡單。首先,作為早教行業的下游落地產品,我們需要關注一下早教領域的實際發展情況。遺憾的是,多年來國內早教市場亂象叢生的情況仍然未見改善。線下早教機構魚龍混雜、線上早教市場剛開始爆發、早教內容體系構建水平與標準不一、早教課程價格體系混亂......這些問題都讓目前國內早教行業的發展時常陷入爭議。
其次,作為早教機器人產品的核心技術壁壘,AI、語音識別、機器人交互等技術的發展是產品能否有效為兒童群體帶來智能早教服務的基礎。那么問題來了,以語音識別等為代表的AI技術應用是否已經到了可以承擔兒童早教“重任”的地步?AI切入早教內容的過程中,是否能實現科學、體系化的互動教學效果?這些問題的答案同樣“迷幻”。
從宣傳口徑上說,AI產業正在進入爆發期,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的新聞每天都在刷屏;但從實際效果上看,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大數據等為代表的AI落地應用只限于寬泛的識別、搜索、推薦等層面,但在重交互的應用領域,比如復雜語義對話、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人工智能還難堪大任,“人工智障”才是既有常態。早教行業尚且處于規范期、強交互的AI落地應用效果也不達人意,在此基礎上,早教機器人產業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這是一個全新的“高智商稅”領域,家長們需要繳足獻金才能一探究竟。
此時回到對早教機器人產品的基本定義上就非常重要了,早教機器人到底是玩具還是早教機?如果是玩具,它可能不值目前這種抵得上一臺旗艦安卓手機的價格;而如果是早教機,它似乎又無法科學地承擔真正的兒童早教職能,頂多是滿足家長們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寄希望于高科技產物的心理罷了。這才是早教機器人行業的核心痛點:走不出的玩具怪圈,走不進的早教體驗。
時間回到十年前,廣義上來看,2010年左右出現的“兒童故事機”產品被視為是早教機器人的前身。在那個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還未普及的年代,語音故事機、有屏故事機、娛樂早教機的噱頭就已經足夠讓家長們嘗鮮了。可這種按鍵播放提前收錄好的兒童故事、簡單動作+語音播報+有屏顯示的組合并沒有辦法讓“兒童故事機”突破兒童玩具的掣肘,一直要到2015年之后,隨著AI+早教機的結合,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早教機器人才正式浮出水面。
借助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以智能對話與互動的“早教機器人”產品正式出現,在頭部AI企業統一的技術輸出之下,大量品牌嗅到了這一領域的市場機會。兒童故事機都能賺錢,有AI賦能的早教機器人怎么會沒有未來?于是在AI的大旗下,從幾百到幾千的各種早教機器人產品魚貫而出。
可繼續回到對早教機器人產品的核心商業邏輯上來說,本質上,此類產品的高溢價完全是基于兒童早教這個需求而產生的,它并不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樣兼顧綜合性的娛樂、影音需求,所以其產品核心還是得在于AI應用對兒童早教課程體系的應用。但從目前主流的早教機器人品牌來看,交互體驗差、早教課程內容體系不專業、自主學習性差仍然是痛點。
京東物流分揀機器人介紹以科大訊飛旗下知名的阿爾法蛋機器人產品為例,雖然擁有國內最強悍的語音識別、交互技術賦能,但考慮到它的價格,其內容體系、技術互動方式等并不足以支撐起家長對于兒童早教的需求。
首先,早教內容體系就是個大問題。在兒童早教這一專業領域,體系化、高成長性與高教育性的內容生態是核心。在此方面,良好的早教內容生態始終都是整個行業的“空白”。眾所周知的是,教育內容體系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資源才能走通,而現在阿爾法蛋機器人們主流的堆砌內容、引入外部內容的模式顯然差的還遠。
國外快遞分揀機器人對于阿爾法蛋機器人這樣的智能硬件商來說,內容的護城河完全沒有。而即便它們有心購買版權、自主研發內容,但其中的課程累計、科學體系建設、技術互動應用等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目前早教機器人都會給人一種弱化版PAD式玩具感覺的原因。除了形態上有點機器人互動的影子,早教機器人并沒有在核心早教內容與機器人互動維度做到突破。
物料分揀機器人的設計其次,對應的,早教機器人產品雖然在形態上主打“機器人”陪伴,但只有人“形”卻無“神”的機器人體驗讓它們更像是能動、能顯示的平板,更智慧的語音識別、更復雜的機器人動作、更科學的教育互動等技術難關都還有待突破。可能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自身存在的這些問題,售價超過三千元的阿爾法蛋機器人最新型號阿爾法蛋大蛋2.0才把自己的主打賣點定位在前置雙攝功能、紙質讀物識別上,打造“有助于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和閱讀的好習慣”的品牌理念。
沒辦法,自主內容體系上不了教育“臺面”,核心語音識別互動頂多是siri的水平,機器人陪伴與互動更是只有個形態上的“枯燥”顯示,它不能在娛樂性和新鮮感上長期吸引兒童群體,就只能在邊緣的類似培養閱讀習慣這樣的教育屬性上去吸引家長群體了。孩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閱讀習慣靠一款早教機器人?這還不如靠一個有屏智能音箱或者智能手機、電腦、平板等,至少人家的可拓展性無限,且基礎AI水平毫不遜色。
阿爾法蛋機器人都這樣,那些售價在幾百元范圍內的低端早教機器人產品們就更不用說了。語音交互下的簡單問答、對應內容庫的語音點播、所謂的智能測評......目前早教機器人市場的主流AI技術提供方只有百度、阿里、小米、科大訊飛那幾家而已,衍生功能又極具同質化,這怎么看都讓人覺得噱頭大于實際。
歸根到底,早教機器人產品尚且未能證明自己是早教的正確打開方式。在早教行業都亂象重重的背景下,技術賦能的輔助革新作用完全顯現不出來,在兒童個性化、內容生態、機器人交互、AI交互、成本控制等維度,早教機器人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順豐快遞分揀機器人快遞分揀機器人工作設計圖國外快遞分揀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