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鏈涵蓋芯片、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圖像、語音、語義等AI技術,機器人操作系統,以及上層產品應用幾大環節。眼下,智能機器人的普及雖然已是大勢所趨,但深處其中的行業玩家仍然要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和生死考驗。
AI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先驅”產品的出現,帶動了智能服務機器人在近兩年的興起。一時間,語音交互、對話問答、人臉識別、環境感知、自主定位導航,幾乎成了智能機器人產品的標配。
家用領域,以音箱、臺燈、寵物、IP形象為原型的智能機器人層出不窮,開始通過早教、陪伴、智能管家的身份走進家庭;掃地、拖地、擦窗等清潔機器人也實現了壁障導航和路線規劃功能,性能不斷提升,在家居領域深入普及。
商用領域,智能機器人開始出現在銀行、酒店、商場、醫院、學校等不同場所,扮演著客服、迎賓、導購、助理、助教的角色;包含在大機器人領域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化程度也持續提升,有望在未來重塑物流運輸、交通出行等傳統行業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
自動化分揀機器人原理然而,由于技術和工程化還不成熟、消費者期望過高、習慣尚未養成,以及向傳統行業滲透需要時間,當前,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只見資本及企業發力,不見需求端應用普及。業內對于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時點也是眾說紛紜。
那么,智能服務機器人行業到底進展如何?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真正爆發和普及又取決于哪些因素?本文將從產業鏈、行業格局、關鍵技術、以及行業應用等維度幫您梳理當前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并為您解答上述問題。
注:機器人根據行業應用可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根據智能化程度又可分為可編程機器人、自適應機器人、以及智能機器人(可感知、識別、交互、判斷、推理、規劃以及學習)。本文著重討論智能服務機器人,涵蓋家用/個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商業智能服務機器人等。雖然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汽車也包含在其中,但本文暫不展開討論,相關行業分析將會在以后為您呈現。
智能服務機器人行業圖譜:三大層級、兩類玩家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鏈涵蓋芯片、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圖像、語音、語義等AI技術,機器人操作系統,以及上層產品應用幾大環節。
圖:智能服務機器人行業圖譜
視覺分揀機器人創新點并聯分揀機器人工作原理目前,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玩家可大致分為兩類:技術類公司和產品類公司。
技術類公司包括提供AI芯片、操作系統、語音、語義、圖像、感知等底層及核心技術的公司,代表企業有地平線、寒武紀科技、圖靈機器人、智臻智能、云知聲、思必馳、捷通華聲、ROOBO、三角獸科技、華捷艾米、奧比中光、思嵐科技等。
物流分揀機器人界面設計產品類公司是指在細分行業或應用領域做產品開發的公司,代表企業有個人/家用領域的Rokid、ROOBO、科沃斯、康力優藍等,商用領域的天智航、柏惠維康、穿山甲等,以及橫跨消費級和商用的優必選等。當然,還有做無人機、無人車的大疆創新、百度、馭勢科技等。
雖然有些公司既輸出技術,又做消費級產品,有些產品公司的核心技術也依靠自主研發,但從整個行業來看,技術和產品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賽道,有著各自獨特的判斷維度。
技術類公司中,硬件及核心零部件廠商以提升技術和降低成本為主要任務,AI技術公司則以算法和數據為核心競爭力。對于產品類公司而言,需求定位是核心,產品體驗、品牌、市場營銷以及生態是重要壁壘。因此,在判斷不同公司的價值及未來走向時,應當從公司所處的賽道以及自身的定位出發。
快遞分揀機器人的功能智能分揀機器人商業模式自動分揀機器人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