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電池公司中創新航方才完成港股上市,11月蜂巢能源就遞交了IPO申請,開啟了電池公司上市潮。
一樣11月,另一家電池企業還對上市正有所籌辦。近期,海內鋰電原料供給巨子贛鋒鋰業宣布了通知布告,擬操持其電池子公司贛鋒鋰電的分拆上市事宜。憑據通知布告,贛鋒鋰電最晚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實現IPO。
來源于企業內外的資金已開端對贛鋒鋰電注資:母公司自有資金、員工持股平臺加上11名外部投資人的資金,贛鋒鋰電估計將獲得不超越26.93億元增資。
近一年來,因站在汽車電池產業鏈最上游,贛鋒鋰業等因電池原料價錢飛漲、利潤暴增而備受存眷。電池正極資料等價錢曾經連續高漲近一年,現階段電池級碳酸鋰價錢仍在58萬元/噸擺布盤桓。
得益于此,本年前三季度贛鋒鋰業實現營收276.12億元,個中第三季度營收131.68億元,凈利潤75.41億元,光三季度的利潤就超過了2021年整年利潤。
相比之下,位于工業下端的電池廠商和新能源車并沒有那末好過:鋰電池直接占領了整車本錢60%,很多車企賣一輛虧一輛,直呼“為電池公司打工”;而電池公司的財報中,增收沒有增利的狀況舉目皆是。逼得寧德時期、比亞迪、廣汽等企業直奔上游,四周搜索鋰礦資源。
而贛鋒鋰業此次分拆電池業務,不僅僅是贛鋒鋰業“資源、冶煉、電池、接納”鋰家當鏈一體化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還實有繞過電池企業,直接跟車企做買賣之意,持續提拔家當利潤節點。
不外,電池行業本質上仍是一個尋求出產服從,以范圍產出安身的行業,即便是電池企業一哥寧德時期當下還面臨著兩三線電池企業的圍攻。
作為原材料廠商,贛鋒鋰業手握近3400萬噸鋰資源權益儲量,環球少有些人能出其右,但作為電池企業,贛鋒鋰電建立11年才珊珊來遲,現在機遇正在那里?
鋰王的電池心思
確實,本年電池企業比力中,贛鋒鋰電的存在感并不高。
過往,贛鋒鋰業的業務重心一直在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系列產品,為此贛鋒一度有個外號叫“鋰超市”;與此同時,為了減緩對上游原材料的焦急,贛鋒由2013年入手下手展轉環球,著手買礦投資。
電池業務鮮少掀起波濤。作為贛鋒鋰業的電池業務主體,贛鋒鋰電成立于2013年。不外直到2017年,電池業務才正在贛鋒鋰業財報中初次表露。現正在,贛鋒鋰電有消費類電池、聚合物小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體系、固態電池五大類。
由收入來看,贛鋒鋰業的收入重要分為鋰系列產品和鋰電池系列產品兩大板塊,個中前者是支柱,約占團體業務超七成。2021年贛鋒鋰系列產品營收83.23億元,占總營收74.57%;鋰電池系列產品收入為20.22億元,占總營收18.12%。
本年上半年,鋰電池產物業務收入到達18.8億元,歲尾實現營收翻倍應當并不是難事,但在暴漲的鋰系列產物營收眼前,鋰電池業務的進獻被進一步縮小至13.02%。
雖然業務占比不大,但電池制作卻是贛鋒鋰業不得不不做之事。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言,電池鋰產物成長的周期極度顯明。下流市場需求茂盛動員產能擴大,行業玩家和資源涌入,市場供大于求,行業成長步入下行階段后回到一般程度。
這類行業周期戲碼,贛鋒鋰業正在20年間曾經履歷兩回:第一次是2008年囊括環球的金融風暴,第二次則是2016-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驅動的電池市場小發作。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一個超等進展周期,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電池正極資料人浮于事,價錢高居不下。不外也是有業內人士向36氪指出,跟著今明兩年行業對電池原料、電池產能的放肆擴大,行業很輕易發生產能多余,最快的話2023下半年到2024年就會發生。
李良彬正在2022年為部分員工的新年致辭中還做了警省:鋰產物有20萬元的昨天,還大概晚早有4萬元的來日誥日。
為應對將來的周期下行,本身干電池,擴大鋰產物的銷路無疑是解決方法之一。為此,贛鋒鋰業正在鋰產物以外,正正在抓緊規劃電池制作和電池接納兩大業務。
本年8月尾,贛鋒鋰業就披露了一系列投建擴產通知布告,其正在江西新余的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建立范圍提高到年產10GWh,正在重慶兩江新區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建立范圍提高到年產20GWh;與此同時,投資建立年產6GWh新型鋰電池生產項目和年產20億只小型聚合物鋰電池項目。
9月28日贛鋒鋰業又與宜春市政府簽訂和談,計劃在宜春投資建立年產30GWh新型鋰電池出產制作基地,并構建由鋰資源、鋰電質料、鋰電池及電池運用的齊產業鏈體系。
截止今朝,贛鋒鋰業對外表露的鋰電池產能計劃也許70GWh左。雖然跟寧德時期等電池企業的產能相比也有差異,但贛鋒鋰電的勢頭已不容小覷。
主攻固態電池
贛鋒鋰業放慢布置電池制作,另有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鋰產品價格太高,已迫臨車企可以接受的局限,很多車企已最先打起了鈉離子電池的主張。克日據《晚點Auto》報導,比亞迪企圖于2023年二季度量產鈉離子電池,搭載于秦EV、海豚及新車型海鷗中。比亞迪旗下動力電池公司弗迪電池承當鈉離子電池的研發、量產使命,今朝鈉離子電池處于樣品考證階段。比亞迪官方對此進行了辟謠,稱不實新聞。
但鈉離子的確已引起了行業的高度存眷,寧德時期還稱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計劃在來歲量產。
這對贛鋒鋰業來講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由于鈉離子電池的正極質料不再是鋰,且鈉資源正在環球范圍內普遍分布,不像鋰一樣資源受限。雖然鈉離子電池正在研討階段,但假如鈉離子電池被普遍利用,那末對全方位擺設鋰礦、鋰產物、鋰電池的贛鋒鋰業來講,將是一個比較嚴重的要挾。
是以,無論出于公司將來正在下行周期的鋰礦資源消化、穩固收入,仍是鈉離子電池技能線路的要挾,贛鋒鋰業皆需求一些新的業務氣力,穩固鋰正在電池行業的位置。
而贛鋒鋰業挑選的,恰是不容易擺蕩鋰的電池正極質料職位的固態電池線路。

據了解,固態電池利用的是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液,被視為液態鋰電池的下一代技能標的目的。
自2016年設立固態電池研發中間以來,今朝贛鋒鋰業已完成了兩代混淆固態電池的研發。2019年贛鋒推出的第二代固態鋰電池采取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固態隔閡,今朝能量密度400Wh/kg,輪回壽命靠近400次。雖然其能量密度已跟當下主流的鋰電池未達一間,但汽車動力電池的輪回壽命要求是1000次以上。贛鋒的固態電池產物也有必然差異。
別的,贛鋒鋰電還正在推動固態手藝的商業化。今年初,贛鋒首批搭載固態電池的50輛春風E70電動車實現托付。正在產能端,贛鋒正在江西新余二期基地有2GWh的第一代固態電池產能,重慶贛鋒還正在計劃建立中國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第二代固態鋰電池生產線將正在重慶投建。
須要要指出的是,當下還沒有企業真正將固態電池實現規模化出產,該新興電池技能線路的安全性和價錢臨時沒法和當下主流的液態鋰電池相比。只有固態電池真的擔當得住市場磨練,贛鋒鋰業與其電池公司才算真正插手這場電池公司搶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