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 “人機新世代”2018美的戰略發布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戰略發布會上分享了美的對未來的洞察:人與機器將轉變為更深入、更融合的協作關系,進入“人機新世代”。
沒有交互才是最好的交互
近幾年,在科技與需求雙輪驅動下,人機交互設備市場規模增長前景廣闊,應用領域多種多樣。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成茂直言:“時下市場上的大部分智能家電只是靠把產品操縱移植到手機端,而美的集團則認為無需載體的溝通,才是真正的人機共協?!疀]有’交互,才是最好的交互。”
據了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的稱每年投入近 1 億元,建立自有的人工智能團隊來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人機交互之間多余的載體。
美的表示目前自主研發設計的超大型深度學習計算機平臺,已經能夠以圖像識別中國的成品菜系。同時,AWE 期間,美的還將發布多款植入了人工智能的產品及應用,如智能電飯煲、掃地機器人、智能冰箱、智慧新零售等。
“人機新世代”。這一戰略的提出,不僅是對美的“雙智戰略”的延展,也是力圖以大數據和AI為驅動,賦予產品、機器、流程、系統以感知、認知、理解和決策的能力,把美的在產品和產業布局上的獨有優勢全線打通,并把在制造與生活的實踐推往全新高度,為用戶帶來更美的生活體驗。
多管齊下,推進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家電行業本身是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未來,隨著人力成本的上漲,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會變得越來越普及。對于美的來說,庫卡的核心優勢在于機器人綜合制造實力強、下游應用經驗豐富,美的通過收購庫卡,布局機器人領域的中游總裝環節,并積累下游應用經驗。如今,美的已將過去所謂的家用企業重新定義為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物流的科技集團。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首次亮相的美的機器人公司總經理Olaf Gehrels表示,到2022年,美的將在旗下工廠安裝7000個機器人。美的機器人公司將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一般運動與機床、康復與醫療、消費者與智慧家庭五個方面不斷拓展。同時還將成熟應用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移植到家用領域,解決日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自動化市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有數據表明,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約占全球的33%,去年的增速為27%,遠高于歐洲的12%與美洲的8%。消費領域的發展“遠快于”工業領域。他希望擁有諸多家電產品的美的能夠融入“德國基因”。庫卡首席市場官Wilfried Eberhardt真切的說道。
此外,他也在會上披露庫卡在中國的產能建設進展。庫卡機器人上海工廠擴建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庫卡系統2018年1月份遷入位于上海更大的新基地,庫卡工業昆山廠也在1月份開始了擴建。
軟硬兼施,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凸顯
對于一家橫跨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四大板塊的科技集團來說,美的每年需要向全球用戶供應超過3億臺家電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讓所有的生產流程互聯互通是一件極其艱巨的工程。而目前,在歷經了近3年的生產標準化、數字化的改造后,美的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一個美的、一個體系、一個標準”的全球協同生產平臺,研發出支撐全價值鏈卓越運營的軟件。
美的集團CIO張小懿在發布會上提到:美的現有的云平臺解決方案已經可以支持在全球40多個基地生產和運作1萬多種產品,能夠為多層加工、復雜加工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此外,美的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僅應用于自身,旗下獨立公司美云智數已向其他行業和公司輸出成熟產品與解決方案,服務于中國國產品牌銷量第一的長安汽車、中國最大的電動工具廠商寶時得、零售領域的永輝超市等眾多企業。
可見美的“人機新世代”的布局,已經成功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端到端的全流程、全產業鏈、全智能的人機協作。而美的的雄心,并不止步于實現自身全產業鏈的卓越運營。在即將到來的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爆發期,美的無疑讓人看到了其助推其他制造企業升級轉型時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