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能是全球人工智能的領導者,不過其大多數技術進步都來自于業界和學術界的驅動。在面臨中國和歐洲競爭的情況下,一直“忽視問題”的特朗普政府開始發生轉變。當地時間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美國AI計劃”——一項指導美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國家級戰略。
最近一次人工智能浪潮自北美掀起,美國已在AI技術上引領潮流:由于數十年的聯邦研究經費、工業生產、學術研究以及外國人才的流入,美國正處于當前人工智能繁榮發展的最前沿。
然而隨著AI愿景在全球蔓延,美國政府缺乏引導投資、技術落地和研究領域的高層次戰略計劃正在逐漸拖累研究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加拿大、法國和韓國等至少18個國家近年來都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它們的戰略包括新的研究計劃、AI輔助的公共服務甚至智能武器等項目。
美國的行動表明,該國已將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放在了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
“美國優先”的AI戰略
根據白宮發布的通告,“美國AI計劃”旨在調配更多聯邦資金和資源轉向人工智能研究,并呼吁美國主導國際人工智能標準的制定,開展研究推動重新訓練AI時代的美國勞動力。總結來說,該計劃重點包括5大領域:
研發——聯邦機構被要求在研發經費中“優先考慮”人工智能的投資,并報告資金是如何使用的,政府將以此形成更為全面的人工智能投資概述。
資源傾斜——聯邦政府的數據、算法和處理能力將向更多研究人員開放,為交通和醫療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助力。
建立道德標準——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等政府機構將被要求制定標準,指導“可靠、穩健、可信、安全、簡潔和可協作的人工智能系統”的開發。
自動化——各機構將被要求通過設立獎學金和學徒制,讓工人為新技術帶來的就業市場變化做好準備。
國際推廣——美國政府希望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但要保留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
在過去七年,一種能夠消化樣本數據的機器學習算法“深度學習”讓計算機在理解世界方面變得越來越成熟。該技術已經催生出能夠檢測醫療影像的軟件、能夠回答生活問題的虛擬助手,并成為每個主要的科技公司產品的戰略核心。
特朗普AI計劃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向學術界和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開放一些政府數據庫。雖然像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有大量記錄消費者行為習慣的數據;但在其他領域,例如醫療方面,它們則很難積累到AI項目所需要的數據量。
白宮表示它將要求衛生和交通等領域的政府機構發布新的數據集,以在關注數據隱私性的同時幫助AI研究的發展。這樣的成果可能類似于此前退伍軍人管理局的項目,其開發了一種方法以授權谷歌臨時訪問成千上萬的匿名健康記錄,這些記錄可以訓練AI以預測腎臟問題。
如果AI計劃執行順利,將可以解決美國在人工智能發展中面臨的一些關鍵問題,但目前該計劃并沒有涉及資金投入,這也許會引發一些擔憂。迄今為止,已有至少18個國家已經啟動了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其中一半包含新的資金資助。金額從澳大利亞和丹麥的大約2000萬美元到韓國的近20億美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