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努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高新區特別注重生態賦能發展。11月2日,在2018中國國際智能制造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會上,“會學習的機器人如何給智能制造賦能”成為參會科學家和企業家都較為關注的話題。賦能,儼然成為創新發展的熱詞。
有“腦”的機器人將帶來巨變
國產分揀機器人廠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認為,未來的汽車將是“會學習的輪式機器人”。輪式機器人既有傳承學習的本領,又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輪式機器人的重要部件有三大塊,一是它有一個靈活的腿腳,叫肌肉機器;二是它有強大的心臟,即新能源,叫動力機器;三是它有智慧的大腦,即駕駛腦,叫大腦機器。
菜鳥智能分揀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控制部分物流分揀機器人的優點肌肉、動力和駕駛腦讓輪式機器人不但會開車,還會學習,還能交互,還有個性和悟性。輪式機器人不但成為移動社會的傳感器,還成為大數據的重要源泉和動能。駕駛腦可以通過數據學習和數據驅動控制,讓輪式機器人玩出更多精彩,比如漂移入位,完全可以精確復制。
駕駛數據和智能越來越累積,駕駛腦越來越聰明,人類的出行方式就真的變了。
在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看來,李德毅院士描述的輪式機器人就是機器人賦能的未來汽車。
機器人將給智能制造帶來變革
視覺分揀機器人領域“機器人賦能整個制造業,可能會導致制造模式的變革;賦能醫療健康,可能使人類健康有大變革;也可以賦能飛機、輪船,因為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大平臺?!鼻揽f,中國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連續四年高速增長。去年,中國市場上的機器人突破了14萬臺,整個增速接近60%。目前,機器人已在涉及國民經濟39個行業大類和110個行業種類得到廣泛應用。
曲道奎認為,機器人在養老、康復、助殘、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可能會承擔起比我們人類做得更好的工作或者歷史使命。今天的機器人需要重新定義,是2.0時代,它更強調跟人是合作或者協作關系,過去的機器人是人類的工具,未來的機器人是人類的伙伴。過去的機器人更多是機械電子產品,今天的機器人跟多種高新技術深度融合,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等?,F在的機器人正處在由機器向機器人進化的大階段,主要體現在“三性”:一是靈活性,即機器人的運動能力;二是靈巧性,即機器人的操作能力;三是智能性,包括感知、學習、決策等。
“現在的機器人通過視覺、味覺、嗅覺、學習、數據,完全可以滿足很多智能化要求?!鼻揽J為,機器人給人類帶來大數據分享和網絡萬物互聯,必將賦予智能制造更大能量。
食品分揀機器人的作用湖北食品分揀機器人物流分揀機器人需求分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