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頭發還是要剪的,于是也有外國老哥搞起的理發機器人,不同于很多理發機器人都是用機械臂拿個推子對著頭發推,YouTube視頻博主ShaneWighton做的這個理發機器人是模擬Tony老師用剪刀剪頭發的,看起來有那么點意思了。
快遞分揀機器人結構通常,Tony老師在剪頭發的時候都會有一把梳子,一把剪刀,用梳子將頭發梳起來用手指夾住,然后再用剪刀剪短。一開始,ShaneWighton也想模仿Tony老師用梳子,不過隨后發現用梳子這個操作很難借助攝像頭來觀察,于是選用了另一種更簡單的方式,用有吸力的塑料管把要剪的頭發吸起來。
工業分揀機器人三維分揀機器人于是整個剪頭發的步驟就是將要剪的頭發吸起來,夾住,然后剪刀伸過來剪。
是不是看起來像那么一回事啦?
分揀機器人怎么畫輸液醫廢分揀機器人解決完剪頭發這一步驟,就要解決如何判斷人的頭在哪里這個問題了。Wighton最先想到的是采用攝像頭,依靠人臉識別和深度算法來確定人頭在3D空間中的位置。但是這個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攝像頭容易被擋住。于是Wighton用了另外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在最前面的“手指”裝了個開關,一旦該開關碰到人,機械臂就會后退一些,確保安全。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如何讓機器理解人的發型了。Wighton的方案是,采用3D建模,用顏色的深淺表示頭發的長度,即顏色越深頭發越長。
當然最硬核的是,這個理發機器人還能跟Tony老師一樣,在理發的過程中和你聊天,實在是妙啊,Tony老師直呼內行!
一切準備就緒,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由于程序BUG的問題,原本只需要15分鐘的剪發過程,硬是花了1個小時才完成。而且機器人肯定不如人手那么靈活,會一直扯到頭發。最終剪出來的發型也是一言難盡啊,勉強算是能看。當然比起那些直接推光頭的理發機器人,這個還算比較成功的。
說實話,現在理發機器人基本都屬于一個鬧著玩的狀態,畢竟人手的靈活程度是機器人無法比擬的,就算能解決靈活性這個問題,還有如何讓機器理解發型這個終極問題。所以,剪頭發找專業的Tony老師才是最為靠譜的。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自動化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一些重復機械的工作開始已經開始被機器取代,就比如自動組裝流水線。而人工智能也在飛速發展,并已經開始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就比如AlphaGo戰勝了世界冠軍柯潔,在圍棋上展現了強大的統治力。而不久前,科大訊飛推出了AI合成主播,代替主持人進行主持。還有微軟MSN裁掉新聞
當然,AI在很多地方還是不如人類的,張文宏醫生在前段時間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就表示,中國疫情的控制是靠傳統的智慧和城市的管理實現的,人工智能只是協助而已。筆者認為,未來的AI和機器人更多的還是用來協助我們,而不是取代我們,會被取代的只有那些沒有技術含量、機械、單調的工作。
智能分揀機器人應用人群分揀機器人的設計分揀機器人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