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亞洲一號”是京東技術水平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而無人倉則是”亞洲一號”的皇冠。近日,在618前夕,運營以來一直秘而不宣的京東無人倉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與此同時,京東物流也首次公布了無人倉的建設標準。

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亮相
5月24日上午,中國商報記者應邀參觀了位于上海嘉定的京東無人倉。這個無人倉為京東上海“亞洲一號”的三期項目,占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為3C品類倉,有一萬個SKU(庫存量單位),去年11月投入運營,是全球第一個投入大規模運營的全流程無人倉庫。
作為京東的高科技項目,無人倉處處閃現著各種黑科技的身影。在無人倉的門口,必須刷臉,通過人臉識別后才能進門。進入倉庫大門,迎面是一排白色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負責接收商品入庫。入庫后的商品通過傳送帶,被另外一隊機器人精準地存儲到指定的位置。
商品的打包和分揀也全部由機器人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商品的包裝都是機器根據商品的實際大小當場裁剪包裝材料量身定做,從而杜絕了普通包裝常見的“大箱小商品”的包裝材料浪費,或“大商品小箱”導致商品在配送途中被損壞的現象。而無人分揀區則是京東元素最濃厚的地方,300個分揀機器人,全部是“京東紅”色,在廣闊的分揀區域內往來穿梭著把貨品運送到指定的位置。小紅人每秒可穿行3米,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揀速度。平時,小紅人們還能根據分揀量的大小自行決定工作頻率。電量低時,這些小紅人還能自己跑到充電樁去充電。
據介紹,這個無人倉內有各種機器人多達上千臺,單日分揀能力達到20萬單。同時,無人倉使用了自動立體式存儲、3D視覺識別、自動包裝、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各種前沿技術,實現了各種設備、機器、系統之間的高效協同,收貨、存儲、揀貨、包裝、分類、發貨全流程無人化,自動化程度達到100%。
當然,無人倉本質上是服務于訂單的生產和運營,而非展示炫酷科技。京東無人倉大幅度地簡化了繁重、簡單的人工環節,減輕了人勞動負荷,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對此,上海“亞洲一號”的員工姜珊深有體會。“剛開始進入無人分揀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江珊2014年3月1入職上海“亞洲一號”分揀一期,去年10月被調到三期做無人分揀的管理工作,她說,在以前分揀作業下,眼睛要不停地搜索面單的信息,人工分發分揀口,眼睛非常累,一天要彎腰3000次,勞動強度很大。但是,引入自動化設備以后,機械和簡單重復的勞動交由機器來做了,她只要做一些需要操作技能方面的工作。
據了解,目前,京東無人倉的日訂單處理量為5萬單,去年雙11投入運營時,日處理單量達到12萬單。“智能型設備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時,它會隨著訂單量的規模會集約,提高效率。”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無人倉項目負責人章根云介紹說,根據訂單情況,無人倉可根據波峰波谷來自行調節。這個無人倉運行時間只有半年多,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運行成本會越來越低。
無人倉建設有哪些標準
據介紹,京東無人倉的研發由京東X部門負責。在這個京東無人倉中,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統為京東自主研發的“智慧”大腦,倉庫管理、控制、分揀和配送信息系統等均由京東開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個系統均由京東集成。
基于十余年的物流經驗積累和無人倉的建設實踐,京東首次公開無人倉的建設標準,即“三極”“五自”和“一優”原則。三個“極”:極高技術水平、極致產品能力、極強協作能力;五個“自”: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一個“優”: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
章根云認為,要讀懂無人倉的標準,必須從“作業無人化”“運營數字化”和“決策智能化”三個層面去理解。
在作業無人化方面,無人倉要具備三“極”能力,無論是單項核心指標、還是設備的穩定性、各種設備的分工協作都能達到極致化的水平。在這方面,京東無人倉創造了多個單項指標的行業紀錄。
在運營數字化方面,無人倉需要具備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的能力。無人倉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最能體現其智慧化的地方,并不是其按照指令進行操作、執行的能力,而是其自主決策,判斷,糾錯以及自我修復的能力。運營過程中,與面單、包裝物、條碼有關的數據信息要靠系統采集和感知,出現異常要自己能夠判斷。比如,在無人倉的大型分揀區,300個“小紅人”井然有序的進行取貨、掃碼、運輸、投貨,整個過程井然有序。依靠視覺識別和智能導航技術,“小紅人”能以最優線路完成商品的揀選,出現常規故障,小紅人能在短短30秒內自動修復。無人倉“智能大腦”能在0.2秒內為“小紅人”計算出680億條可行路徑,并做出最佳選擇。事實上,運營的數字化,就是為無人倉裝上“大腦”“眼睛”“胳膊”和“腿”,使其變成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
在決策智能化方面,無人倉能夠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無人倉大幅度的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倉儲是核心環節。無人倉的智慧化,在于能夠驅動上下游的協同決策,其數據能讓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的配送做到更及時的響應,快速地決策調整,進而形成整個社會的、全供應鏈的共同協同、共同智慧化。
“京東無人倉世界級標準的發布,標志著無人倉技術已經從自動化階段進化到智慧化階段。通過運營數字化、決策智能化和作業無人化,京東無人倉實現了物流系統的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并通過不斷學習提升實現迭代升級,創造了智慧化無人倉的典范。”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表示,在B2C領域,由于商品品類繁雜、配送需求多樣,建設無人倉一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其關鍵在于建設一個能夠自己決策的“智能大腦”。而京東創造性的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章根云表示,未來會把無人倉的智能化技術推廣到京東的首打項目“亞洲一號”中。但是由于每個商品品類或者每個業務的特性都不一樣,無人倉技術在今后的推廣應用中并不能直接復制到其他品類,而是要在考慮綜合成本效率和體驗的基礎上,通過模塊化技術,針對性地建設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