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機器人最早在汽車制作行業利用,我們本年引進了48臺焊接機器人,成為中國路橋設備制作業中首家利用機器人的民營企業。” 12月21日,平原晟合電機有限公司車間內,正在調試焊接機器人的技術員趙春雷引見說。

晟合電機引進的KR5型焊接機器人,由天下四大機器人制作企業之一的德國庫卡公司制作,每臺機器人售價就跨越百萬元。談起為什么投巨資引進焊接機器人,該公司出產司理武震良說:“作為路橋設備制作企業,常常需求焊接幾十米的鋼板,平凡焊工手藝再高,也是有手抖的時間,焊上兩米必需求歇息。而機器人效力較高,一分鐘可焊接0.4米,一天完成280米沒問題,真是物超所值。”焊接機器人相對傳統人工焊接,具有焊接勻稱、無氣孔等長處,深受路橋設備運用企業的接待。本年晟合電機新上12條焊接出產線,引進了48臺德國庫卡焊接機器人,打造路橋設備制作業機器人工場。
取焊接機器人下車之始不一樣,碼垛機器人已成為平原縣復合肥企業的 “標配”。嘉施利復合肥平原有限公司新開工的雙膜肥、硫包膜肥、硝基轉鼓復合肥等3條出產線,均裝備了瑞士 abb碼垛機器人。“碼垛機器人一天能運六七百噸的肥料,若是換成人工,需求30小我私家三班倒才可以完成。”該公司機修部主任高亮告知筆者,“我們接納機器人,實現了取出產線24小時同步運轉。”今朝,該縣3家復合肥出產企業引進機器人跨越10臺,出產服從增加了3至5倍。
正在平原,機器人還走進了“草根”企業。恩城鎮正宇家具有限公司本年由日本fanuc機器人公司引進了全市首個噴涂機器人。 “一件好家具,概況結果非常重要,這取決于油漆噴涂辦法和噴涂工藝。 ”該公司車間主任朱海濤說。該公司引進噴涂機器人后,增加了操縱精度,比人工噴涂節儉油漆30%,產物一次合格率提高到99%,增強了產物市場競爭力。
為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平原縣成立了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管理事情領導小組,擬定了 《平原縣推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情實施細則》,建立了政策信息同享辦事平臺,強化對企業技術改造的和諧合營。該縣70家企業引入機器人80余臺,完成了相應技改,實現了 “地沒有增、利倍增、人倍減”,出產服從普遍提高3倍。現階段,平原縣已完成技改投資45.47億元,個中引入機器人占比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