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機器人典型應用
醒目的“黃皮膚”,炯炯有神的“藍眼睛”,身手敏捷,技術精湛。
這個小家伙可不容小覷。將來,你乘坐的動車組列車,很可能就是它檢修的。

據新華社報道,經過連續五年技術攻關,長三角第一臺動車組檢測機器人近期在上海動車段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投用,自此,動車組檢修作業由“人檢”向“機檢”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個靈動的小家伙主要采用機器視覺、圖像識別等技術,由檢測機器人、中心服務器、手持移動終端、列位檢測和信息管理平臺等五大模塊組成,可全自動檢測所有型號動車組車底和轉向架可視部件,具備數據無線傳輸、故障自動判斷等功能,目前已擁有動車一級檢修作業能力。

動車組檢測機器人在上海投入使用(新華社)
除了功能強大,小家伙干活也麻利。
據報道,由于在車下作業,不受車頂接觸網供電等限制,它的作業效率是人檢的2.75倍!對于配屬了近700標準組的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來說,日常檢修的作業效率可是提高了一大截。

動車組檢測機器人在上海投入使用(新華社)
就連外國網友都留言表示肯定:“這正是應該用到機器人的地方,它們更加精確。”
事實上,中國機器人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實力圈粉早已不是第一次。
不久前,中國某物流公司使用的全自動分揀機器人就引起了外國網友的注意。
一只只裝備著橙色托盤的機器人在地面上有序穿梭,將不同的包裹運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揀。
外國粉絲大呼:又萌又科幻,畫面讓人極度舒適。
而更讓外國網友贊嘆的是,這種機器人完全是由中國公司自主研發。
不只是分揀快遞,新一代的高科技機器人還能干“細活”。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磁性微游動機器人,大小只有頭發絲直徑的約四十分之一。
這些機器人能像“蟻群”一樣成千上萬地組隊協同作業,通過體內導航控制,直達病灶部位,識別并攻擊病變細胞,還有望留存在體內監控健康狀況,從而為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新方法。
而在輕工業領域,除了工業機器人常見的搬運、裝配、碼垛等工作,機器人的技能越來越“精細”。
中國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了可達到機器人機械硬件速度極限的控制系統。借助于這一系統,機器人可以從事立體結構縫制、刀具開刃等需要更多精細動作、有更高精度與協同要求的生產工藝。
看到中國在各領域投入應用的機器人“黑科技”,外國網友有些招架不住:
“哇哦,我都不知道,中國的科技已經這么先進了嗎?”
“媽媽咪啊!我宣布自此放棄與中國人競爭。”
“了不起的技術應用!”
還有美國網友心有不甘:“中國把錢都用在基礎設施和科技領域。而美國卻用在軍費開支和修墻上?”
“曾經大家都嘲笑‘中國制造’,而現在,中國人在技術和創新領域已經將全世界甩在身后,到達了新高度。致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