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國庫卡,自2017年被中國家電巨子美的團體收購后,已走過4年磨合期。庫卡事跡還正在延續三年下滑后走出窘境,正在本年三季報中顯示明眼——前三季度銷售收入23.60億歐元,同比增加26.8%;稅后利潤2980萬歐元,同比增加超越100%。
陳訴期內,庫卡中國區定單同比有41.1%的上升,到達5.10億歐元;銷售收入4.05億歐元,同比增加47.2%。
美的收購庫卡的案例正在昔時滿城風雨。一方面,美的須要新的業務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是為由傳統家電向尖端技術領域轉型,追求to B標的目的進展。收購完成后,美的正在團體層面臨業務進行了由頭分別,現階段,機器人業務取聰慧家居并列,成為五大事業群之一。
收購完成兩年后,2019年庫卡建立中國區,這是一次主要的計謀落地,目標是實現從研發到供應鏈的本土化。正在此前,庫卡走的照樣“德國手藝,中國出產”的老路,而庫卡中國意味著為中國客戶開發產品,運用更多的中國供應鏈出產。
克日,界面消息在內的媒體采訪了庫卡中國區CTO李宏偉,他表現,庫卡中國本身定位是“站在德國庫卡和美的團體偉人肩膀上的始創企業。”
中國工業機械人曾經憑仗人口上風走過了自動化階段,人口盈利消散,“機械換人”勢在必行,行業由發展期走向成熟期。某種程度上,庫卡中國迎上了行業風云突變的節點。
2018年開端,汽車、電子等行業碰到增加瓶頸,機器人需求增速放緩,2020年又遭受疫情,定單下滑。但緊接著,新能源制車大熱,華為阿里等云效勞商開端打制工業機器人效勞,疊加近期智能制作和“打破核心技術”等政策撐持,工業機器人賽道又熾熱起來。
憑據前瞻財產研究院陳說,中國事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出產和消費國,占環球市場份額約三分之一,但裝機密度遠降后于發達國家。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裝機密度為187臺/萬人,而裝機密度最高的新加坡取韓國達到了918臺和855臺。
以上陳訴估計,到2026年,中國工業機械人市場規模可達172億美圓,機械視覺、智能傳感、云手藝等手藝將與機械人共融進步。
Q:庫卡中國正在手藝研發上是承接外洋總部,照樣不依賴于總部,有自力團隊和新方向?
李宏偉:庫卡中國和庫卡環球正在技能和產物開辟飾演互補的作用,庫卡中國會聚焦正在3C和電子范疇,包孕樞紐機器人、移動機器人,跟庫卡環球的協作還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們正在產物的線路圖上充裕對齊,產物是中國市場優先,與此同時面向環球需求。第二,中國團隊正在已往兩年開展得比較快,到目前為止有超越300名工程師,已往兩年還建成了完善的產物研發體系,依照環球質量的尺度往建立開辟步驟。
Q:庫卡中國手藝標的目的的結構是如何的?
李宏偉:汽車是我們傳統的強項行業,本年新能源車比較繁榮。與此同時我們正在3C、物流、消費品,特別是食品飲料市場的增加皆很是疾速,對本年高增加的事跡進獻顯明。
到庫卡中國這個層面,產物和技能會聚焦正在3C和一樣平常工業,面向環球打造高性價比的四軸和六軸的(機器人)產物家族。
Q:正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表示若何?
李宏偉:庫卡正在海內為一汽群眾創建了第一條MEB電池的出產線,可以說群眾正在海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劃是和庫卡一同做起來的。這條MEB的出產線我們一共用了1000多臺機器人,特別是車身和電池的車間,基本上實現了無人化全自動的出產。
除傳統的乘用車行業連結搶先以外,這些年庫卡還正在開辟商用車行業。近來我們贏取了第一個卡車焊裝的項目,這是一個過億元的大定單,還是中國正在卡車焊裝業務的一次打破。
Q:庫卡機器人在美的工場的使用水平怎樣?
李宏偉:美的旗下有特別很是多工場,出產空調、電磁爐、熱水器、洗衣機、壓縮機,這一些工場都有自動化產線正在使用。本年我們交付給美的各個事業部的機器人超過了1000臺,這一些數字會持續增加。
舉例來說,蕪湖有一個干洗碗機的美的智能廚電工場,我們干了一個自動化的整線配套,異常明顯地辦理了他們招工難、裝配難和出產效力低的題目,增加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這個項目匡助工場的自動化率由20%提拔到了60%多。
本年上半年美的機器人的運用密度到達了320臺/萬人,我們的目的是正在2023年到達530臺/萬人的程度,這個目的實在曾經遠遠超過了中國的平均程度,然則離天下發達國家程度照樣有必定的間隔。庫卡能夠正在這里層面支持包含美的正在內的許多制作企業。
Q:2018年美的庫卡建立合伙公司,正在順德建立了生產基地,本年二期還投入建設了,進度怎么了?將來可以到達什么樣的結果?
李宏偉:我們正在做美的庫卡在順德科技園的第二期工程,打算投入8億元,大要一年半內要在順德與此同時建筑6個廠房,這一些廠房會滿意將來3—5年的產能打算。
比較有特征的是,我們正在這個工業園里同期引入了一些機器人產業鏈上的供應商,那樣未來我們的研發和制作,跟供應商的研發和技能團隊就只有一墻之隔,這對我們正在產品的設計早期,或測試過程中會有更高效力的協作。
Q:怎樣讓市場驅動機器人的技術創新?
李宏偉:庫卡中國弄研發是一個矯捷的思緒,我們不容易以傳統的思惟,比方一個機器人要做一年半。我們始終會看這個過程中須要開展哪些調解,才能讓一年半以后上市的產物可以滿意那個時候的需求。
庫卡中國和美的團體皆運用“三個一代”研發體系,便是“開辟一代”面向市場販賣的,“儲蓄一代”面向兩年后的技能和模塊,另有“研討一代”高難度的需求和技能。
Q:您以為中國機器人智能化處在什么階段?將來什么時候行業會有發作?
李宏偉:我以為此刻機器人行業的智能化程度還處在“破冰”的階段。由于傳統的,比較簡單場景的自動化事情根基皆完成了,剩下皆是一些比較難啃的“骨頭”,用傳統機器人通例的、固定式的法式是很難處理的。
第二,全部市場個性化的需求比擬多了,多元化產物小批量,規定機器人支持的生產線不像之前一樣,做出來就很很多年穩定。這需求機器人有更多的設置,才可以應對這個場合排場。此刻各人還處在一個相對探索的階段。
關于行業發作,本年上半年海內機器人的產量就增長了60%,我以為顯現出了一些發作的景象,最少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我們展望接下來市場整領會顯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大師還看到機器人賽道本錢的投入和立異的力度全是非常大的。
至于將來的這個發作,大概純真靠傳統的工業場景是很難到達這個高度,它肯定要能滲透到商用和家用的場景。由TO B走向TO C,我們的銷量和使用量會是一些量級的提拔。我以為只有保證這一點,才可以談全部機器人的發作。像合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智能效勞機器人,這一些全是行業正在探索的,庫卡還正在開展結構。
Q:庫卡在工業之外有什么跟民眾干系更親近的產物?
李宏偉:我們的機械人很早就在全球醫療行業里遍及運用,有一款很出名的合作機械人叫MED iiwa,能夠輔佐大夫開展手術。也有專門文娛用的機械人,人坐在機械結尾,戴上VR眼鏡,就能夠體驗過山車的結果。北京新開張的全球影城就裝備了我們這類產物。
Q:庫卡中國供應鏈的本土化水平若何?有無受到零部件缺乏的危害?
李宏偉:供應鏈外鄉化一直是我們的中心計謀。我們所說的外鄉化,便是零部件正在國內生產,那樣能夠包管產物交期。今朝我們中國外鄉供應鏈正在80%擺布,接下來會繼承提拔這個比例。

本年全部企業皆缺貨,率直來說庫卡還沒有破例。本年市場需求非常大,這倒愈加表現了供應鏈本土化本領要延續提拔才能夠。
新產品立項的過程中,我們會優先選用在外鄉有制作工場的、比較強技術支持實力的供應商進協作,研發設計也是有替換計劃,包管我們受到市場的顛簸最小。
現在來看,這一些供應鏈的題目皆處在可控的狀況。與此同時,美的團體有壯大的供應鏈體系,我們許多原材料,特別是電子物料能夠共用美的的體系。
Q:2019年關于庫卡是很要害的一年,成立了中國事業部,做了5年的業務計劃等等,您身在其中感覺若何?
李宏偉:我是2019年加入庫卡的,感觸感染比較深。2019年全部行業還處正在低谷,我們做了許多事情,建立團隊、提拔本領、加大產物力,環繞中國市場潛正在的需求,各個部門皆修煉了許多“內功”,這也是為何正在2020年、2021年我們麋集宣布了許多新的軟硬件產物和運用。
2019年我們訂定了庫卡中國的3—5年發展打算,提出要跟德國的產物充足互補,要聚焦正在3C和電子行業。這兩年我們的實行也是依照這個打算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