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億機器人市場 創新技術是關鍵
2024-12-28

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融峰曾公開表示,機器人產業要發展,首先是要創新技術。
“機器人有一個重要技術部件,關鍵的問題是系統的收集,現在中國基本還是傳統的設計方法,重視制造,忽視設計。因為機器人它不是一個固定的物體,它是運動著的,所以就要求機器人具有高速機能,高承載性,高精度,想要做到這些,還是要加強機器人本體的設計能力?!鄙虾=煌ù髮W[微博]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高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中科院自動化所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研究院院長王碩介紹,早期把機器人關在籠子里,人不會進入機器人區域里,只會考慮到停機之后的安全問題?,F在由于人與機器人密切配合的作業,比如工人做作業時需要機器人夾一些物品需要進行安裝作業,這時候機器人和人是密切接觸的,安全性就變得非常重要。從安全結構、安全控制、人機協作控制都需要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據了解,中國制造業規模已經擴張到占全球的22%的比例,位居全球第一。對此,高峰表示,中國機器人制造的薄弱點主要還是在設計上,不是在制造上。在機器人的可靠性和機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上,與國際水平差的距離很大。
高峰表示,機器人屬于高技術產業,客觀上講,中國的技術積累還不夠。因為以前中國沒有形成品牌的機器人產業,主要是國外的一些企業,現在中國有很多企業都介入進來以后,相信會逐漸發展成熟。
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主席ArturoBaroncelli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主題演講中表示,工業機器人年度供應在近幾年出現了強勁的發展,在2014年工業機器人達到了23萬個,預計今年的增量為15%,而接下來工業機器人還會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據介紹,亞洲是全球使用機器人最多的地區,占比高達56%。同時,在國內使用的機器人中,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是由中國的供應商提供的。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一起,構成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26萬臺,保有量達180萬臺。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產值有望突破千億元。
除了使用量,ArturoBaroncelli還介紹了另一個衡量機器人使用的標準,那就是機器人密度,它所衡量的是一萬個員工使用的機器人數量。
相關數據顯示,從1959年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工廠在美國成立,至今已經有56年;現在中國每萬名工人所擁有機器人僅23臺,日本是每萬人332臺,不到他們的1/10,與世界平均水平55臺也有比較大的差距。
中國盡管在機器人使用量上是全球最大的,但在使用密度上還比較低,這反映出工業機器人在國內還有很多的機會。
據了解,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同比增長55%,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全國各地宣布建立機器人產業園的園區已經超過了30家,我們國家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區市千億“機器換人”計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原會長俞曉松介紹,在中國來講,這些年也有快速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所以,在工業機器人使用方面應該說占的席位不小,大概20%的工業機器人是在中國的企業中使用。當然,服務類的機器人在中國的市場還剛剛開始,應該說還處于萌芽階段,相信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期間,中國的機器人市場每年都會有快速的增長。
“首先,現在這個時代工廠連通的成本是越來越低。其次,現在年輕人也更不喜歡去踐行一些繁重、壓抑、重復性的工作。工業機器人制造同時也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戰略性的規劃。德國提出來關于工業自主,中國也提出實現工業化。正逢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在現實的大環境以及國家政府的推導下,未來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鼻鄭u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魯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也有媒體報道,在全球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需求帶動下,一些新興技術成為焦點。英國就著眼機器人技術,正全力整合產學研資源,爭搶未來制高點。鑒于中國和英國已在核電等領域開展了深入合作,業界也普遍看好兩國在機器人產業方面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