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1公尺長、看似玩具的坦克借由履帶疾速挪動,接著忽然停下,其機槍以正確的命中率晨方針開仗。這個看似科幻小說的場景,事實上是美國陸軍正在測試的一款“殺手機器人”。

據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導,由奎奈蒂克北美公司研制的這類殺手坦克,是很多國度部隊正利用的海陸空無人駕駛作戰機具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IHS指出,逾90國正使用這種體系。預期2014年到2023年,殺手機器人工業產值將達980億美圓。美國仍是這種產物的主要市場和推力,但很多國度都在豎立本身的機器人作戰體系。
奎奈蒂克設計的機器人,重要用來輔佐兵士開展偵查、監督或進入危險地雷區執行任務。該公司最新的“模塊化進步前輩武裝機器人體系”裝備榴彈發射器或機槍,能致人殞命,但必需由人員遙控操縱,不克不及自力功課。
盡管如此,很多人憂郁機器人手藝搭配人工智能(AI)進展,就算不致泛起影戲《妖怪終結者》里罪惡的機器人,光機器人會殺人便很恐怖。聯合國上月正在“特定常規武器大會”進行非正式集會,計議殺手機器人研發出產是不是得當,歲尾前還將進一步就此睜開爭執,人權集體還盡力阻擋。但有人以為,AI手藝要成熟還需數十年,正在可見的將來,這種體系必需有人監控。
然而,現階段已涌現會自行決定是不是攻擊目的的自立式兵器。比方以色列哈比無人機,制造商IAI稱它為“射后不睬”自立式兵器,軍事術語稱“繞行式械彈體系”,正在發射進入仇敵后方,會徜徉探求合適目的,并自行決定是不是摧毀目的。
這種殺手機器人最大阻礙,是若何辨別敵軍和友軍。國防專家說,辨別坦克和小貨車不難,但敵方和友軍坦克對機器人來講長得大部分類似。美國空軍副參謀長詹姆斯認可,AI要做到辨別敵我,生怕仍需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