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家具業已進入了“機械換人”新工業革命時期,浩繁家具品牌自動化出產水平已高達60%以上,企業建立高度自動化的“無人工場”程序正正在加速。日前,南皆記者訪問多家東莞家具工場時注意到,正在現在東莞的這一個傳統行業出產中,機械自動化已經成為大氣候。
自動化水平攀至60%以上
看不到粉塵、沒有油漆的味道,沒有電鋸難聽逆耳的聲音,記者走進廠區,只見花香鳥語、綠樹蔥蔥,各類大型設備整潔擺設正在車間內,周邊是條理清楚的各類家具、資料,跟傳統上的家具廠完整分歧,但這卻是兆生家具的主動化工場。該工場建于家具業用工缺乏展露眉目的2010年,截止現正在,兆生家具正在該廠僅主動化設備就投入逾5000萬元。
“家具出產的木匠開料、噴涂、包裝三大階段,全是機械干主角,工場的出產自動化水平已達60%以上。”兆生家具副總經理任祥說,正在簡單發生揮發性氣體、招致職業病的噴涂環節,兆生家具更是率先正在全國引進中纖板靜電噴粉手藝,投入1000多萬元以機械人取代人手,使家具噴涂“零揮發、零甲醛、零污染”成為實際。
任祥引見,經由過程“機械換人”,兆生家具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年產值達上億元的工場,僅需約200名工人,人工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5%。任祥闡發說,“機械換人”還降低了勞動強度,改進了出產環節,使該工場人員流失率降至7%,帶來的高效還讓該廠具有較大發展潛力,根據計劃,其年產能最大可達3億元以上。
“無人工場已經是終極趨向”
2012年,東莞名家具設計研發院、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作工程研究院等機構對本土家具出產開展調研時稱:“家具鉆孔所需的排鉆全數為人工手動調治,一次調治耗時凌駕1小時,需人工上料,出產服從很低;家具外面打磨拋光幾近全數依托手工,事情環境惡劣;家具絕多數噴涂工序仍由人工噴涂,不但服從低,還會危害工人身心健康。”
時隔3年,東莞家具業出產自動化已成天氣。連一向講求大師傅手藝的紅木雕琢,還由“機械人”來開展標準化出產。國壽紅木家具董事長陳國壽感傷地透露表現,“企業要糊口生涯開展就必須轉型升級,而市場規律的海潮已推進家具業‘機械換人’成為必然趨向”。慕思則已不滿足某些工序的“機械換人”,計劃在現階段興修的慕思齊球睡眠文化產業基地項目中建立“無人工場”,引入亞洲首條齊自動化床墊出產線,實現出產高度自動化。表率家居由前年起加快“機械換人”程序,現階段已在開料、打孔、噴涂等關鍵環節實現出產自動化。“新生代工人對勞動強度非常存眷,機械換人,乃至無人工場已經是終極趨向。”表率家居副總經理李震透露表現。
政策利好引來設備巨子進駐
家具企業“機械換人”帶來的設備需求,讓東莞家具重鎮厚街成為浩瀚家具設備企業“兵家必爭之地”,現階段,除正在板式家具設備中搶先中國的外鄉家具設備制作企業外,環球最大的家具設備制作品牌金田豪爽等浩瀚“過江龍”還紛紜云集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