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協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協作舞臺就有多廣。將來5年至10年對中德來講全是改造進展的關鍵期。跟著改造歷程的深化,兩國協作將出現更多符合點,不停取得新動力。”這是2014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德國時期,正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時對兩國關系提出的殷切希望。
安徽作為中部地區的主要省分,對德協作交換由來已久。早正在1984年,安徽省就與德國下薩克森州正式結為友好省州干系。30多年來,兩邊高層互訪頻仍,正在經貿、高新科技、教誨、文化、農業、環保等范疇展開了一系列務實協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德國天下500強企業大陸團體正在華投資的首家齊外資輪胎生產基地落戶安徽,合肥學院成為中國對德協作范圍最大的高校之一,正在皖德國專家三獲國度“交情獎”、七獲“黃山交情獎”,2010年安徽省正在漢諾威市舉辦了德國“中國文化年·安徽周”流動……這一個又一個閃光點,猶如音符,串聯成曲,譜寫出兩邊協作共贏、聯袂進展的動聽樂章。
當前,中德關系面對新的展開機會,并有望正在高水平上穩固向前展開。客歲兩國宣布《中德互助舉動大綱:共塑立異》,提出以立異全面引領中德將來互助,德國的“工業4.0”取“中國制作2025”之間具有許多符合的地方,中德是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度中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示意,中國事德國正在亞洲最大的商業火伴,也是高科技研發范疇的主要互助火伴。德中正在數字經濟范疇各有千秋,兩國就此展開互助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安徽正在中德互助的大版圖中,擁有本身共同的上風。地處中部,銜接器械,正在中國將來城鎮化、工業制作升級上前程似錦。立異是中德互助的關鍵詞,立異離不開高新科技的支持。安徽省連續推動立異型省分建立,經心打造合蕪蚌自立立異綜合試驗區,全面深化高新科技體制機制鼎新,地區立異本領躍居中部省分第一,新能源汽車、量子通信、高端制作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得了日新月異的進展。省會合肥更是全國主要的高新科技立異之城,中科大、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座落于此,可認為將來中德互助供應有力的智力人才支持。
駐足新形勢新常態,安徽省正根據中心“四個全面”計謀規劃的請求,緊密結合本身預期,放慢推動調布局轉體式格局促升級,緊密探索走出一條相符中心請求、具有安徽特點的新型工業化途徑。進一步深化對德互助,緊密引進和吸取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經歷,關于安徽省進一步加強立異驅動力和工業競爭力,統籌實行計謀性新興工業會聚進展、傳統工業革新提拔、服務業放慢進展和農業現代化推動工程,深入經營推動制作強省建立,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值得欣喜的是,安徽省對德互助交流正在現有較好基礎上,正持續向前邁進。正在制作業范疇,省經信委等部分重點推進德國“工業4.0”取安徽省“中國制作2025”的對接,推進正正在生長的“安徽制作”取天下進步前輩的“德國制作”互助對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取德國海德堡大學配合推進籌建“中德量子科學團結研究中心”;省信譽包管團體先期試點取德聯邦州包管銀行成立計謀互助關系……兩邊新一輪的全方位、深層次互助曾經開啟,使人希望。
德國有句名言,山和山沒有相遇,人和人要邂逅。由本月29日開端,德國總理默克爾第八次正式訪華,在華時期專程來皖觀光拜訪,中德一系列經貿文化交換活動還將在合肥進行。這必將對增進安徽取德國協作交換發生越發主動的危害,讓兩邊協作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為推動中德關系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進步作出新的更大孝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