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長江日報記者由武漢市第一病院得悉,自市屬綜合性病院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5月24日正在該院“上崗”以來已樂成完成100臺機器人手術。作為現正在世界上最進步前輩的外科手術設備,它的投入使用標志著該院外科體系邁入“微創機器人手術”新時代,正在精準超微創行業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上崗半年,連續為該院泌尿科、婦產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和胸外科的100位病人實行機器人幫助腹腔鏡手術,均獲得令人滿意的醫治結果。
22日上午正在泌尿外科病房,62歲的鄭師長教師已能下床走動開展病愈醫治。4天前,他經手術機器人施行了輸尿管局促段切除及輸尿管膀胱再植術,術中出血量約50毫升,術后規復精良。鄭師長教師罹患左邊輸尿管下段局促及腎積水,腎能力逐步衰退,因擔憂手術風險、醫治結果、切口痛苦悲傷等題目一向躊躇未行手術醫治,得知武漢市第一病院有最進步前輩的手術機器人,上周慕名前來求診。
護士在為機器人手術干術前預備
據了解,正在武漢市第一病院已完成的100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中,有79臺由該院泌尿科微創醫治團隊完成。“病人對手術機器人接受較高,許多全是像鄭老師點著要機器人做手術的。”泌尿科主任袁敬東稱,手術機器人能增進泌尿科的學科開展和病人的診療優化,共贏利好。
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的臟器多位于盆腔底部和腹膜后,平凡腹腔鏡正在這一些部位舉行手術操縱時難度陡增,尤其是正在舉行縫合打結等操縱時。袁敬東主任先容,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因其多個機動的機器臂、清楚放大的視野等特色,突破了人手的范圍,正在尿路修復等重修性手術中非常有上風。好比說腎臟腫瘤,若是腫瘤過大或部位特別,因為腹腔鏡設備范圍性而難以執行保腎手術,而手術機器人則能夠充分發揮機器手機動的上風,完成保腎手術。再好比,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后,易發生尿失禁等功效性損傷,手術機器人對渺小的神經和血管珍愛更好,可有用珍愛尿道口及生殖系統功效。
主刀醫師根據控制臺操縱機器人開展手術
武漢市第一病院黨委書記、院長魏力示意,病院正延續創立“江城最暖和病院”引領病院高質量生長,此中“手藝創新”為聚核心之一,達芬奇機器人精準微創手術、CAR-T細胞免疫醫治、皮膚病光動力醫治等一批批高精尖診療手藝,賦能病院“智能精準微創外科”建立,為病人給予加倍優化、精準、寧靜的診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