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自動化,中國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
2024-11-24

中國發展工業機器人大約從2000年開始,從整體上來看仍然處于一個朝陽產業的階段,發展空間巨大。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發布的《2020年1-12月機器人行業運行情況》顯示,2020年累計生產工業機器人23.7萬套,同比增長19.1%,創下我國工業機器人單年產量最高紀錄。
進入2021年,工業智能化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繼續增加。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消息顯示,2021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4.54萬套,同比增長117.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00.7億美元。
國產化率不足是最大挑戰
“從整體上來看,工業機器人是沿著把自動化作為底層技術,再走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脈絡,越往上走,越需要芯片、軟件和算法的助力。”專家透露,自2010年起中國的制造業產值就已超過美國,規模發展水平較高,但質量效益并不高,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據《第一財經》報道,國產工業機器人憑借性價比、渠道等優勢,已經占據了國內很多細分領域的大部分市場,但在關鍵技術、材料、零部件等方面還是與國際的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
從技術上來講,新安裝的機器人中,有71%的零部件皆來源于國外,國產化率不足30%。其中,在上游最重要的三大零部件——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中,國產化率分別約為30%、22%、35%,相對較低,在產品精度、穩定性等方面依舊存在很大成長空間。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認為,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一直是困擾國產機器人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如何突破這個瓶頸,使國家機器人特別是工業機器人產業得到快速穩定發展,是所有機器人領域從業者的一個夢想,也是一個長時間的追求。《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指出,提升整體產業水平已迫在眉睫,我國工業機器人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