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生活因互聯網而豐富。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這一要求為我們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促進網信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五年來,隨著“互聯網+”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五年來,互聯網精彩生活。科技改變世界,網絡精彩生活。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城市運行等領域廣泛應用,科技創新正在顛覆我們對未來的想象。快遞分揀機器人、書店導購機器人、自助收銀機器人、兒童早教機器人……這五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就堪稱最為引人注目的變化之一。不斷加速的萬物互聯,正讓人們生活更為便利、更加智慧。
五年來,互聯網盤活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穩則民心安。就業不僅關乎發展大局,更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這五年來,直播、網文、游戲等新型就業形成了“蓄水池”,吸納著越來越多青年靈活就業。比如數字倉管理師、螞蟻森林養護員等等,都是互聯網發展衍生出來的新職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就呈活躍狀態,催生出新的就業崗位、就業方式。
五年來,互聯網增加收入。收入乃民生之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民生、增進福祉,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五年來,各地借助“互聯網+扶貧”模式,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放下鋤頭,拿起鼠標”正在成為不少地方農民群眾的致富新選擇,“錢袋子”不斷地鼓了起來。
建設網絡強國,讓“最大變量”成為“最大增量”。五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互聯網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互聯網上網人數已達9.89億人。可以肯定,隨著基礎設施趨于完善,互聯網將越來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將越來越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造福國家和人民,互聯網大有可為。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融合日益升華。互聯網+零售、互聯網+餐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從消費端到供給端、從生活場景到辦公場景,互聯網也正在助力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學習邁向“云時代”。“十四五”期間,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網絡發展,在互聯互通同時確保安全可控,互聯網發展將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