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揀機器人的構成
智匯+智能制造技術眾包平臺匯總資訊:
優艾智合機器人獲軟銀亞洲領投新一輪近億元人民幣融資
5月7日,移動機器人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優艾智合(西安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近億元新一輪融資,由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公司領投,SIG、藍馳創投等老股東跟投。優艾智合是國內最早布局軟件系統的移動機器人企業,通過工業服務軟件來使移動機器人深度融合進企業業務管理流程,輔助企業優化資源、科學決策。企查查投融資信息顯示,該公司目前共完成6輪融資。

全球速度最快的垃圾分揀機器人,每秒分揀100次、準確率95%
日前,廣東弓葉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垃圾分揀機器人PiCKiNG?Ai,亮相第二十二屆中國環博會。據弓葉科技介紹,這款全自主研發的垃圾分揀機器人,能24小時七天不間斷地進行垃圾分揀,分揀速度每分鐘可達90-100次,是目前全球垃圾分揀速度最快的機器人。機器人可以從分類后的干垃圾中,揀出可回收的金屬、塑料、紙類等,分揀的精準度在95%以上,可代替八個工人,且可將垃圾細分至六到八類,比人力分揀更細致準確。

麻省理工學院展示智能梳頭機器人
近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和哈佛大學軟數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帶有感應軟刷的機械臂裝置,該團隊的控制策略是,根據他們建立的毛發纖維底層模型和配備在機器人上的攝像頭,讓機器人感知毛發的卷曲和打結程度,并依據人的疼痛感等反饋進行適應性調整。他們對RoboWig進行了測試,用它來梳理各種不同卷曲度的頭發。這項研究成果于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會議IEEERoboSoft(IEEE軟體機器人國際會議)上,論文題目為《理解機器人梳頭時柔軟纖維的纏結(UnderstandingtheEntanglementofSoftFibersforRoboticHairBrushing)》。
曹德旺豪擲100億建“福耀科技大學”:公立、理工科、只招研究生
5月2日,河仁慈善基金會網站發布了相關消息。由“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創辦的河仁慈善基金會計劃出資100億元,投入籌建“福耀科技大學”(暫定名)。據悉,籌建中的福耀科技大學定位是理工類研究型公立大學,培養國內新興產業急需的研究型、復合型實用型人才。學校辦學規模3000至5000人,專業設置重點為目前國內相對弱勢專業,各專業均配建標準實驗室。
央地齊打“組合拳”促科技成果轉化再迎政策利好
5月7日消息,《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科技部門獲悉,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持續活躍。目前,包括深入推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以及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工程等成政策著力點。《“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發展專項規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和相關標準也正加快編制。下一步,中央和地方將強化政策落實力度,從產業鏈、服務鏈和人才鏈全面打通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上的“梗阻”。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工作的通知》指出,明確要求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制定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負面清單和容錯機制,推進技術要素市場配置改革,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試點等。
科技企業年報“多點開花”,大手筆研發投入加速研究成果轉化
截至4月30日,科創板全部268家公司通過年度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度主要經營業績信息。研發投入方面,2020年,科創板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全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384.18億元,同比增長22.61%。剔除采用第五套指標上市的公司后,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03%,比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
科創板已匯聚了一支超過7.5萬人的科研隊伍,平均每家公司超過280人,平均每家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接近三成,穩定的科技人才隊伍為科創板公司持續推進科研攻關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匯+智能制造技術眾包平臺整理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