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在“tobe,ornottobe”的爭議聲中收了尾。消費者在號稱“每天都是雙十一”、“全網最低價”的直播電商的輪番轟炸下,已對雙十一興致寥寥。遙想當年全宿舍在熄燈后仍然熱血熬到后半夜,這兩年的雙十一可謂慘淡。
雙十一從誕生到今天,幾乎見證了中國電商崢嶸歲月的全程。十年前,電子商務還被質疑是否異類,而如今電商行業被認為是最有前景地行業之一。
電商發展的背后,則是快遞風火相助。電商與物流快遞相輔相成,電商推動了物流快遞的發展,物流快遞也反作用于電商,助力電商的興起。一些快遞企業在電商的發展中湮沒于時代浪潮,而一些快遞企業卻在電商的助力下實現了飛躍。
而這其中,有一個難以忽視的身影,就是德邦快遞。
1、敢于抉擇
隨著電商的發展,客戶發貨的包裹越來越小,同時發貨頻率增加,德邦快遞深感客戶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2013年的第四個雙十一,德邦趕在“雙11”上線之前,在北上廣深等十三個城市正式上線了德邦快遞。盡管直到2018年德邦才正式改名為德邦快遞,但其實在五年之前,德邦就已邁開了嘗試的第一步。
德邦快遞嘗試利用零擔現有的網點、車輛、人員等資源發展快遞,并計劃以落地配的模式進行派送。但這第一次嘗試,被雙十一超出預期的單量打亂了陣腳,一些城市出現了落地配接貨不及時等問題。兩天后,一場關于快遞的緊急會議在德邦快遞上海總部召開,當天,德邦快遞權衡之下,仍是下定了利用現有零擔資源發展快遞的決心,這一年奠定了德邦快遞發展的初步模型。
不怕直面更強大的對手,涉足快遞領域后,德邦快遞基于行業特點和競爭優勢將產品差異化,并定位于3-60公斤段的大件快遞,推出快遞行業內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大件快遞產品——“大件快遞3.60”。德邦快遞承諾上至60KG免費送貨上樓,劍指當時的“寄不了”、“送不到”等大件歧視現象。
10月底發布的德邦快遞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5.59億元,同比增長19.03%;其中大件快遞業務實現收入139.13億元,同比增長23.04%。大件快遞在德邦快遞的業務構成中的比重在一步步提高,德邦選對了。
2、快人一步
今年雙十一,最亮眼是來自農村、農貨的數據。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今年雙十一期間,西部12省份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0%,甘肅、貴州等中西部地區農貨銷售增長尤其亮眼。在淘寶天貓平臺上,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44.2%,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4.8%,832個脫貧縣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28.8%。阿里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淘菜菜,幫助農民賣出2950萬斤蔬菜、1900萬斤水果、135萬斤海鮮水產。
農產品上行無疑已迎來新一波機遇,成為電商追逐的熱土。
幫助農產品上行,德邦快遞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原有的物流基建,通過抖音直播帶貨等二類電商及新媒體渠道,幫助農戶打開銷路。同時,搭建如“邦安選”、“西北農鮮生”等涉農電子商務平臺,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西北特色農產品走出去。
但最根本的,還是下到田間地頭去,重新搭建農村快遞物流體系。
2015年,德邦快遞推出“事業合伙人計劃”。自那時起,德邦快遞便開啟了搭建農村快遞物流體系第一步。到今年,這個方向更細化為與國家戰略相結合的“村村通”工程。
在這個大工程上,德邦快遞目前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規劃:對全國鄉鎮進行分層,逐步推進,給予補貼,由網點執行配送。首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鄉鎮,優先投入資源,實現連片,保證派送正常進行。下一步,是推廣到省會級城市、二三線城市,最后普及到中西部,偏遠地區等,實現村村通布局。
德邦快遞助農快遞網絡
2020年3月,德邦快遞在福建省試點大件鄉鎮可到可派,主要目的有三個:一是提高大件快遞送貨進村派送率,解決下行到農村問題;二是助力果農,實現農產品上行;三是吹響加速村村通快遞布局的號角。
隨著農產品上行以及工業品下鄉,農產品和大包裹(大家電、家具、建材等)已成為德邦快遞新的業務增量入口,滲透率將會進一步提升。此外,德邦快遞依托農村快遞物流體系打造的優秀鄉鎮服務體檢,也將成為其成長的重要支撐力,從而驅動市場規模的上升和營收的穩健增長。
3、狠下血本
2017年,“阿爾法狗”打敗世界圍棋排名第一的九段柯潔,讓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成為快遞企業思考的重心。同年,我國快遞單日單量常態化進入“億件時代”,單量升級的背后,人工分揀效率低、準確率低、難以大規模擴產的焦慮開始在行業中彌漫。
這一年,不知疲倦的分揀機器人“小黃人”、“藍精靈”等AGV分揀機器人出現了。物流快遞行業開啟了科技的比拼。
2018年,德邦快遞與華為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云計算、AI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在德邦快遞的智能物流園區,華為云的技術貫穿到取件、流水作業以及運輸的各個環節,讓以往繁瑣復雜的一切變得簡單高效起來。
如今OCR文字識別、AI防暴力分揀等技術已被廣泛投入應用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云AI防暴力分揀系統已實現月臺100%覆蓋、矩陣覆蓋83.3%、門店覆蓋48.8%,有了華為云AI防暴力分揀技術,曾經令消費者頭疼心也疼的包裹破損情況得到大大改善,快遞破損率下降了14.3%。
德邦快遞雙十一上海轉運現場
今年雙十一,德邦快遞上海轉運場的貨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2%左右,單日峰值較去年增長29%,云服務技術在雙十一物流高峰期展現出了強大的優勢。
為優化雙十一期間的配送效率,今年,德邦快遞還首次投入了自動輔助駕駛貨車。
這條自動駕駛雙11專線,自10月31日起每日兩班往返于濟南和上海之間,單程880公里,每次行程由一名司機獨立完成。
敢于在雙十一這樣容錯率極低的高峰時刻,啟動自動駕駛卡車雙11專線,也展現了德邦快遞在科技投入上的前瞻性。
德邦快遞科技發展歷程
德邦快遞一路走來,離不開創始人在戰略和科技上的前瞻與遠見。如今德邦快遞已經成為了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典范,公司獨創的小大件融合分揀、防暴力分揀、銷管家已成為業內科技賦能的代表。
小結:小荷才露尖尖角
雙十一是快遞行業的一大坎,卻成為了見證德邦快遞發展的一個個里程碑。
德邦快遞的每一次轉型,幾乎都瞄準了行業痛點,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品牌和規模的升級和跨越。德邦快遞堅持直營化發展,規避了無休止的價格競爭紅海,從而將精力與資源集中于服務能力的提升上;德邦快遞發力大件快遞,目前大件快遞已成為德邦快遞的拳頭產品;德邦快遞還依托扎實的全網布局及大件能力,在業務量較大的地區開展倉儲供應鏈服務,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現在,依托獨特的官方直營模式,德邦快遞以統一經營、統一管理保證服務質量,延伸運輸網絡,有效引領行業從散亂格局走向標準化管理模式,讓“大件快遞發德邦”的觀念深入人心。未來消費升級帶動大件商品線上化,電商快遞慢慢在向農產品生鮮領域、家電家居等大件市場滲透,德邦快遞在大件快遞市場更加可期。
水行至深處,快遞企業各自探索著不同奔涌方向。德邦快遞,正迎著風浪,展現出堅實而豐滿的輪廓。
作者|孟姣
來源|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