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新智元主辦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北京舉行。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胡郁就分享人工智能新紀元,共創商業新生態這一話題進行了發言。
胡郁表示,從蒸汽時代開始,到電氣時代,產生了電子,到信息時代,發明了數字化計算機,我們進入了數字宇宙,開創了虛擬的世界,到最后經過這一輪輪周期性的往復和不斷地攀升,人工智能才到了今天的發展境地。
在過去的4-5年中,科大訊飛在業界提出了關于人工智能現在發展階段的最新的表述,從機器所擅長的到人類所獨有的,運算智能、感知智能、運動智能、認知智能,很多人已經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語言的理解、知識的表達、復雜邏輯的推理和最終的決策都是靠人類獨有的認知智能。“我們看到AlphaGO這種集大成者取得突破,我們下一步的突破就是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組合的突破。”
現在人工智能所關心的是深度神經網絡、大數據,深度神經網絡具備把大數據的威力充分發揮出來的優勢。目前已經越來越能夠把老鼠、魚,甚至現在正在做猴子的,把它們腦神經的所有單位完全重構出來,用超級計算及模擬的方法得到一個模擬腦,這種全腦模擬能夠提供想象的空間。
這中間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呢?其實還有第三種路徑,也是科大訊飛正在推動的路徑。“我們叫做個智能動力學。”胡郁介紹,人類在學習飛行的時候早期也是一樣,我們把鳥的每個飛行動作都模擬得惟妙惟肖,這樣就可以飛行了,但是這樣是不行的,有學者發明了空氣動力學,通過空氣動力學我們了解到鳥的羽毛能夠飛翔的奧秘,找到這點以后我們人類能夠造出比鳥更好的東西。“這點啟發我們,當我們研究出大腦的工作原理,我們是不是可以造出來更加超過人的大腦,有沒有可能將一個生命的智能部分和意識部分分開,這也是我們現在討論問題焦點的解答,如果人工智能沒有意識只有智能,我們完全有可能發明出來只有智能還沒有意識的神奇機器,它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
在胡郁看來,我們在可見的未來能夠不斷地取得進步的還是深度神經網絡加大數據、加漣漪效應。漣漪效應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方法,我們把不成熟的人工智能算法先免費地推向用戶,當人工智能在向每個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它吸收到每個人的數據、經驗,它自己快速地成長,它沒有觸達所有的用戶群,它的性能已經觸達所有人的神經。
胡郁說,我們提出了自己的訊飛超腦計劃,這并不是簡單的名詞,也不是簡單的創造噱頭,而是有它非常豐富的內涵。在這些過程,我們在深度神經網絡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嘗試,同時我們構造了訊飛超腦的整個邏輯架構,這個邏輯架構跟人腦的大腦是一樣的,我們的超腦分別有感知和認知的部分來組成,去年我們在美國的比賽當中取得了第一名,這標志中國的智能語音技術取得世界上最高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