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變化是工作模式和心態”。從自由度和容錯包容性而言,大廠往往更重視產品穩定性,在人工智能公司反而有更多創新空間和試錯的包容性。相對講鵝廠和阿里等公司一樣比較講究賽馬模式,一個課題交給AB組完成,由一個Leader統籌。人工智能公司研究領域相對開放,甚至員工可以根據工作需求自己定課題“大廠像種田既定目標明確,預期結果清晰,人工智能公司像打獵,目標相對靈活,結果更多樣化。”
(脈友的大廠工作感受)
從流程上看,大廠制度流程相對完善,但同時在一個大的體系中(個體)能解決的問題相對有限,很多大廠人都會吐槽“螺絲釘感”,就是這個原因。相對講,人工智能企業個人的發揮性、創造性更強,“主人感”更強一點,“脈脈上,很多大廠人都講因為失去成就感而選擇了AI、VR等行業”,王晨如此說到。
(脈友吐槽大廠螺絲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