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讓機器像變形金剛一樣自如地在各種形態之間來回切換?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戴建生從人類進化和細胞分裂重組過程中獲得靈感,領銜完成的“機構演變與變胞機理發現及其幾何形態變構理論與分岔調控機制”項目(以下簡稱變胞理論),讓機器機構變構有了理論體系支撐,也讓機器變形變構設計減少了實踐試錯,變得更加容易。近日,該項目在天津市科學技術獎中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
靈感源自細胞分裂重組過程
就像人們同時做很多項工作會感到“手忙腳亂”一樣,傳統結構的機器往往也只能完成單一的工作,面對復雜甚至需要改變自己結構形態才能完成的工作時往往就會無能為力了。
比如輪式機器人在野外作業時,面對平緩的路面可以快速滾過去,但如果遇到臺階,輪式機器人就“力不從心”了。如果此時車輪變形成輪腿式構型,機器人則可以輕松跨越障礙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