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車」會變成什么樣子?也許是隨身休息棧、能移動的娛樂廳、集萬千功能于一身的電子產品……智能汽車的崛起,使如上假想慢慢成為現實。#你心中的車是什么樣子#,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回答。
放眼汽車一百余年的過往,我們似乎發現它來到了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工具化時代。最初,汽車是獨立的交通工具,人們在挑選時更注重某一品牌汽車的動力、剎車、燃油等性能指標,將其作為一個徹底的工具進行考量。
第二階段——個性化時代。后來,不滿足于汽車工具屬性的汽車愛好者們站了出來,定制的座椅、多彩的車漆、改造的音響……新上市的車型層出不窮,改裝車風靡一時,不一樣的汽車開始同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之間,畫起了等號。
如今,隨著萬物互聯的到來,汽車的第三階段——生活化時代也悄然而至。如今的汽車甚至可以被打造成我們想要的任何空間,超高清mini影院、移動KTV、私人衣櫥……
汽車,仿佛成了我們的「第二客廳」。
一場關于「第二客廳」的變革
當我們在待汽車成為「第二客廳」時,我們在期待什么?
汽車和客廳之間,本有著完全不同的屬性。1號認為,最重要的區別在于舒適感和娛樂感。相對于客廳的視野開拓、空間舒適、娛樂設備齊全、休閑方式多樣而言,傳統汽車娛樂屬性單一,使用場景局限。
而如今,一些智能汽車品牌特別是造車新勢力的出現,精準狙擊當代車主的需求痛點,于一「內」一「外」間,實現了汽車「工具屬性」的全盤逆轉。
于內,釋放汽車休閑功能——
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在發動原理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二者空調運行邏輯的天壤之別,讓廣大有車一族實現「空調自由」,進而拓展了汽車使用場景,讓「一車多用」成為可能。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官博
而這「多用」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了中控屏上。
中控屏的進化史,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汽車的智能化發展史。車聯網的發展推動汽車中控屏從功能操縱向多功能娛樂終端轉型。2012年,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和他的Model S以一塊十七寸的中控屏,開啟了汽車中控的「大屏觸控」時代。
圖片來源:特斯拉 官博
今年6月11日,全新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更是將中控屏幕的分辨率升級到2K級別,并且支持廣色域顯示,扶手箱后方再添一塊顯示器,兼顧了后排用戶的觀影需求。
正如埃隆·馬斯克所言,「用戶可以得到仿佛置身于影院,觀看大熒幕的感覺,這給車主帶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
除特斯拉之外,其他一眾新能源汽車也開始配備智能、吸睛的車載屏幕。理想ONE整車屏幕相加尺突破50.9英寸,且搭載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應用,撲面而來的科技感不僅頗具視覺沖擊,還精準填滿了車主午休、堵車的碎片時刻。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官博
當屏幕「平板化」成為造車屆的潮流,新能源汽車也逐漸同智能汽車之間畫起了等號。不過,中信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王冠然認為,這并非是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之間的對比,而更多的是使用場景上的變化。
中控屏的智能化變革,推動汽車從「交通工具」向「私域空間」轉型,也為它的車主們帶來了除家與公司之外,私密、享受、多功能的「第三空間」。
于外,延伸「用戶服務」邊界——
但無論怎樣布局智能設備,汽車的車內空間、使用時間、使用場景都非常有限,難以同真實的客廳相媲美。于是,國內一些造車新勢力開始嘗試在汽車之外,打造獨立的「車主空間」,在增加車主舒適感和娛樂感的同時,延伸車主身份。
在這一點上,蔚來可謂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標桿。和傳統的4S店不同,蔚來的NIO House更像是分布在城市繁華地帶的車主俱樂部。
圖片來源:蔚來 官博
除了能進行車輛的展示、試駕、銷售之外,NIO House還設置有閱讀區、水吧、兒童玩具區,以及能容納數十人的會議廳等多種區域,凡蔚來車主皆可至此休閑、娛樂、托娃,將「第二客廳」的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節目《60 Minutes》中,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如果你買一輛車,實際上你不只是在買車,而是在買一張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門票。」
圖片來源:蔚來 官博
蔚來的NIO House,讓「第二客廳」從一個概念,變得肉眼可見。
播放器更新≠體驗創新
雖然各大汽車品牌不斷在打造「移動影院」的賽道上暗自較勁,但屏幕高級、音響先進、音視頻內容齊全,是否就代表著這輛車能給車主帶來完美體驗呢?
不得不說,如今的車內娛樂,尚還停留在「播放器」階段。
無論是車載廣播,還是先進的影音設備,它們的本質都只是為我們的「多屏世界」再增添了一塊屏幕。并且從實用性的角度看,這塊屏幕也并非不可替代,平板電腦、大屏手機、掌上游戲機,中控屏的替代者們不僅功能完全覆蓋,價格方面同樣更具優勢。
在強調個性化定制的時代,如此被動的功能定位,并不能契合智能汽車「用戶至上」的進化邏輯。
但「播放器」迭代的本質,是智能汽車對「數字化轉型」的渴望。
威馬汽車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同廣東衛視的采訪中曾談到,「我認為車不是僅僅是一塊屏能接觸到外界,這個車作為一個機器人,它車外、車內、屏、還有儀表盤、HUD甚至手機,都是車接受人的指令的不同入口。」「智能化,圍繞著人車交互、全車交互,那么我認為就是一個革命性的一個不同的產品了。」
確實,「數字化」并非屏幕的爭奪戰,而是整車全領域、多方位、長鏈路的換代升級,甚或可以說,智能汽車將有希望隔空架起現實阡陌同元宇宙之間的距離。1號的暢想并非毫無根據,如今,以威馬汽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正在「全領域數字化覆蓋」方面全盤進擊。據齊魯壹點報道,近日威馬汽車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未來將在工業互聯網、5G應用、云服務等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基于5G智能產業園區、5G智慧工廠、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視覺檢測等方面的試點應用。
圖片來源:威馬汽車 官博
除了威馬汽車,其余眾多新勢力車企也在不斷嘗試突破智能汽車的科技邊界,共同迎接汽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
此外,當前影視行業各App的線上興趣社區已趨于成熟,但汽車品牌的圈層文化更多還停留在線下俱樂部的階段,即使偶有線上活動,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硬凹」汽車品牌調性,與開放、平等、協作、快速、分享的互聯網精神相去甚遠。
雖然這同汽車最核心的功能——行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僅觸及互聯網技術而不能貫穿其價值核心,難以稱之為「智能」。
以上更多是基于1號對汽車多元玩法的想象,而未來的智能汽車,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
角色轉換帶來的全新「汽車+影視」生態
拋去具體的影音功能不談,事實上,汽車與影視兩個行業之間也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經過一百余年的發展,傳統的汽車行業已經架構起完整的工業生產鏈路,各環節成體系化運營,而營銷宣傳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已發展至絕對成熟。
從國外電影《偷天換日》中的MINI Cooper、《鋼鐵俠》中的奧迪、《007》系列中的阿斯頓馬丁,再到我國《我和我的家鄉》的長城汽車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大汽車品牌、網站也一直都是電影投資、節目植入、晚會聯名的常客。
圖片來源:《偷天換日》 豆瓣電影海報
不過,在一片繁華的背后,1號發現,如今的汽車與影視很有可能出現角色逆轉之風。
這一逆轉,首先體現在「明星代言」方面。
被邀擔任汽車品牌代言人,是對某一明星人氣水平、商業價值、個人形象的全方位肯定。成龍同三菱汽車、彭于晏同沃爾沃S90、胡歌同北京現代領動、楊超越同名爵汽車……不同車企與當紅的明星藝人之間,常能實現影響力的雙贏。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 官博
不過,特斯拉與蔚來的出現,似乎在「明星」之外另辟了一條全新的代言賽道。
自2008年發布第一款車型開始,特斯拉便從未邀請誰來擔任品牌代言人,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曾在接受第一財經的專訪時表示,「每個擁有特斯拉的人都是特斯拉的代言人。」
無獨有偶,蔚來汽車的品牌代言人同樣為所有蔚來車主以及其創始人李斌。實際上,蔚來也以無出其右的用戶服務,始終落實著「車主代言」的品牌調性。
圖片來源:蔚來 官博
只有真正熟悉某產品,并發自內心熱愛它的人,才能真正以自身言行為之代言。
造車新勢力「用戶至上」的底層邏輯轉變,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汽車與影視明星之間傳統的商業代言模式。假設有一天,當「用戶代言」成為全汽車行業的共識,當紅的影視明星恐難以逃脫被架空的命運。
除品牌代言之外,1號認為,汽車同影視的內容共創也有可能呈現全新樣態。
由于我國同汽車相關的知名節目較少,因此車企在過去更多扮演品牌植入的角色,難以真正參與到內容制作之中。
2019年8月18日,汽車之家與湖南衛視跨界聯手,推出了全球首場汽車主題晚會——「汽車之家818全球汽車夜」,晚會通過絢爛奪目的舞臺來演繹汽車文化,詮釋了人與車之間的情感共鳴。
浙江衛視緊隨其后,和易車平臺共同推出了一臺融車型展示與青年文化狂歡于一體的「超級818汽車狂歡夜」。
圖片來源:愛奇藝 《超級818汽車狂歡夜》
車企,從「幕后」來到「臺前」。
不僅如此,2019年12月,湖南廣電官方音頻平臺「芒果動聽」正式入駐了吉利GKUI智能生態系統,吉利汽車集團與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也在2020年1月9日在杭州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同建設車聯網內容生態。
據公開資料顯示,bilibili也以投資者的身份踏足極氪智能科技,為吉利的子品牌極氪入局智能純電動車市場添磚加瓦。
影視,也從「平臺入股」轉化為「技術入股」。
角色轉變,意味著既往的游戲規則也將被打破重建,汽車與影視之間不再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在平等開放的互聯網的棋局上,一場全新的內容生態布局,亟待拉開序幕。
之媒說
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對于汽車的想象卻從未停止。
文至此處,1號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過去體系成熟的汽車行業產生如此顛覆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