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上午,鄂州花湖機場建設工地人來車往。在機場地標建筑——70萬平方米的“工字型”物流轉運中心一樓,數十臺機器人“大力士”正趴在地上“上網課”,它們的“老師”是鄂州電信鄂州機場項目工程師廖傳威。
這群“大力士”是長約4米、寬約3米的大型AGV物流機器人,“塊頭”和“力氣”比普通快遞物流機器人大得多,數噸重的航空快遞它們“舉重若輕”。
“‘網課’內容是教它們移動跑位,確保團隊協作‘不撞車’。”廖傳威端著筆記本電腦,利用網線機器人“大腦”連接,檢查機器人的作業流程、走位線路是否正常。
廖傳威介紹,鄂州機場在國內率先探索大規模運用AGV進行快遞自動分揀,今年3月底轉運中心通電后,電信施工團隊進場施工,針對航空快遞轉運大連接、低時延、數據安全要求高的個性化需求,量身打造5G定制網,將轉運中心網絡時延控制在25毫秒以內,確保機器人“眼疾手快”。
這種AGV不一般,它不需要在地面鋪設磁釘和軌道,而是主要依靠5G激光定位。這么一來,控制系統可根據業務需要,隨時靈活調整AGV的走位線路、工序流程。今年年底前,轉運中心AGV物流系統將正式運行,估計AGV機器人數量超過500臺。
廖傳威說,傳統快遞分揀中心AGV一般用WIFI信號提供控制,其穿透力不如5G信號,容易出現信號盲區掉線問題。同時,5G專網通過“網絡切片”技術,實現“數據不出廠”,大幅提升航空快遞物流的網絡安全。
看起來平淡無奇的鄂州機場跑道,也藏著智慧科技。在跑道下方,預埋著5萬多個光纖傳感器,可實現機場跑道全時、全域的信息感知,跑道道面是否有裂痕、飛機荷載是否正常等關鍵指標均可在線監測。
基于機場智慧跑道的物聯系統,無人駕駛飛機引導車項目也在調試運行。飛機降落后在跑道滑行期間,以前要靠燈光系統或有人駕駛車輛引航,現在通過無人駕駛飛機引導車,可將飛機精準引導到預定停機位,并自主感知避障。
在機場綜合樓數字化中心機房,機柜上的通信設備燈光閃爍。廖傳威吃完午飯來到這里,為塔臺空管部門調試安裝電話錄音系統。
“這是鄂州機場的數字底座,40G網絡帶寬確保未來機場各項智慧應用如魚得水。”廖傳威稱,截至目前,電信已在鄂州機場內鋪設光纜總長150公里,已經建設16個室外5G基站,在轉運中心、海關、綜合樓、宿舍樓、航站樓、貨運站等建設完成5G室內分布系統。未來將持續推進基于VR或AR技術的飛機檢修、施工管理5G應用,打造全國5G智慧機場標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