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開發“馬里奧”機器人 替代人工解決管道作業難題
2025-01-28

熱工研究院電站壽命管理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孫永亮是這款機器人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介紹,管道內壁防腐作業一直是電力行業面臨的一道難題。目前業內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施工人員進入管道內施工。在狹窄的管道中難以施展拳腳不說,還伴隨著粉塵與有機溶劑吸入、窒息、磨片傷人等風險,作業環境悶熱幽暗,一旦發生危險難以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救助。
“我們在和國外同行交流中,了解到他們有一款清洗管道的設備。調研國內的情況后,才發現這一領域還有待改進。”孫永亮說。2019年初,由熱工研究院和大亞灣核電廠組成的聯合團隊正式啟動研發工作,并于2020年11月完成了一款能夠替代人工的管道防腐作業機器人。設計人員根據任天堂游戲中愛鉆管道的小人角色,給它取了一個“馬里奧”的昵稱。
演示現場,只見神似螃蟹的“馬里奧”以幾條“腿”穩固地支撐著管壁,靈活地前進、后退、轉彎。通過換裝除銹模組、排渣模組和噴涂模組,機器人能在幾種功能間自由切換,一“人”包辦管道內壁防腐作業的全部流程,比外國的同類機械更加全能。效率上對比人工可以提高一到兩倍以上。
孫永亮回憶,在設計時,因為對管道內徑制造誤差預計不足,曾導致“馬里奧”過“胖”鉆不進管子;沒能充分考慮實際作業時的管道長度,使得“馬里奧”噴水時“內力”不足。為了解決問題,大家白天黑夜連軸轉,對機器人進行測試、研討、改進,晚上往往會忙到九十點鐘才收工。
目前,“馬里奧”已經進入了實戰階段,在今年5月份和10月份已先后多次在相關電廠進行了工程應用。孫永亮表示,目前防腐作業機器人只是剛剛起步,在裝備結構、功能、自動化工藝等各個環節都還需要持續進行優化改進,以適應更多的應用場景,讓“馬里奧”更加順利地通關。(完)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