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被放在一個盛滿液體的器皿中,身體上被插滿各種電子管道,為電腦系統輸送生物能量。而人類大腦,則在接受電腦系統的各種刺激信號。
依靠這些信號,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在他向往或者渴望的虛擬幻境中,過上了永恒的“幸福生活”……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是一部警世書,也是一部預言書。
SpaceX火箭和特斯拉汽車的CEO埃隆·馬斯克,去年曾向世界展示過他的腦機接口計劃:將一種可植入芯片放入大腦,讓人們可以用意念控制手機或電腦。
2020年,《黑客帝國》電影中的內容,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完美呈現了,21年時間,科幻就這樣走進了我們的現實,這次又是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狂人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新的奇跡。
世界上有個神人,一天到晚吹大牛,把牛吹上天。然而,他吹的所有牛,幾乎都實現了,這人真的牛。
像局座召忠這樣的大佬,都對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的最新進展,也持積極與佩服的態度。
盡管這個設備還沒有植入人腦,找了一頭名為Gertrude一頭小豬作為試驗品。
但芯片與豬腦還是很好地結合了,在1024個電極作用下,二師兄Gertrude電波信號非常清楚,腦電路圖準確預測了小豬關節的位置,從而推測出小豬身體里的運動。
簡單說,就是這個芯片讀懂了我們親愛的二師兄。
那么,下一步,芯片讀懂人類大腦的所思所想,時間還會遠嗎?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記憶缺失、癱瘓、焦慮或腦部損傷等問題,在醫學領域,繼續掀起一場顛覆性的革命。
著名作家,“網絡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凱文.凱利,在最新著作《必然》中寫道:
這并不是一場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競賽,而是一場機器人參與其中的競賽而已。
根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路徑,AI發展的階段可以劃分為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創造智能四個階段,其中:
第一階段,運算智能(符號智能、計算智能、機器學習):就是機器具備快速計算和記憶存儲能力;
第二階段,感知智能:即機器具備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
第三階段,認知智能:通俗講是“能理解會思考”,人類有語言,才有概念,才有推理,所以概念、意識、觀念等都是人類認知智能的表現;
第四階段,創造智能:相當于像人一樣具備了創造的能力,暫時可以理解為科幻片里面的“超人工智能”了。
基于NLP與知識圖譜技術,我們人類的技術已經從感知智能向認識智能開始進化與突破。
如果是讓人類和機器人比賽,在很多領域,我們必輸無疑。
即使機器人可以代替從事我們現在的工作,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也是想讓我們人類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去構思,去做更有意義與有創造性的工作,這才是我們作為人類在這個星球甚至是這個宇宙的獨特價值所在。
所以,無論是腦機接口也罷,人工智能這項革命性技術算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我們去規避不好的一面,才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