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工程師可以為企業節約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規避很多開發設備的風險。有些工程師設計出來的產品對于為什么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常常不自知,對于究竟是哪一個部分出現了問題也不太清楚,其實很多大企業在設計之初都有模型推敲。”機械出身的合發集團創始人曹小林感慨道。
影響齒輪性能制造的設計因素在于齒輪的傳動副件和傳動鏈的公差的合理配置,因為齒輪傳動組件是一個系統性的存在,而影響最終齒輪精度不僅僅是其中一個齒輪的公差,而是整個的齒輪組件的累積誤差。“有的項目這組產品的精度設計已經接近極限了,那么就可以將另外一組產品的誤差提高一點,只要能夠最終滿足客戶的需求就可以,不懂的工程師容易死磕一個部件,轉動鏈公差的選配很重要。
“不管是一級傳動也好,多級傳動也好,傳動的精度是可以分配的,這個精度高,那個精度可以放低,沒有必要糾結在一個部件的精度上。”曹小林說,“因為產品每提高一個精度,成本就會增加幾倍,在一些精度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場合,就沒有必要選用過高精度的產品。”
這個過程中的難點就在于從客戶的要求倒推產品的設計,包括每個尺寸鏈、傳動部件的合理分配,理論依據等都是需要推算的,每個部件的性能要求合理分配,結合現有的齒輪加工廠商和能力進行分配,既要考慮可設計性,又要考慮可制造性和經濟性。
整機傳動尺寸鏈公差分配,是機械設計必須涉及的重要問題。傳動系統公差事關設備最終精度,對控制產品成本、創造更多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被推舉確認為iHF齒輪學院第四期培訓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