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23日稱,2025年前,俄羅斯將組建能完成作戰使命的多功能機器人隊伍。俄國防工業綜合體行業消息人士稱,這一些機器人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動控制,很少須要人工干預,基本能完成疆場作戰使命。俄總統普京還夸大,將來俄軍將大力發展機器人等進步前輩的武器裝備。
俄新社稱,俄羅斯將于2020年肯定組建作戰機器人隊伍的路線圖計劃,并籌辦正在2025年前完成有關科學研究、試驗設計和組建作戰機器人隊伍等一系列義務,然后將作戰機器人整合到俄軍現有的自動化指揮系統中。現階段俄軍計劃的機器人隊伍是由5個機器人構成的小分隊,個中每一個機器人皆具有很高的獨立性,能完成各自的特殊義務。
當前俄軍作戰機械人的研發事情正正在最新型“指向標”實驗平臺上開展。該平臺于本年10月初次正在馬格尼托戈你斯克機械人體系和綜合體試驗場公開亮相。報導描述說,夙昔的俄軍機械人背面最少須要5小我私家隨著供應各項辦事,而現正在是5個機械人才須要1名操縱員,操縱員只需將機械人電源接通,它們就會施行作戰使命。
俄軍消息人士泄漏:“將來這一些機械人將應對本身的同類。我們以為,這一些機械人將與機械人們作戰。機械人的價值在于能替代人,并具有超出人類的才能。”不同于西方頻頻糾結“殺人機械人”的倫理道德題目,研發能自力完成作戰義務的機械人一直是俄軍方和研發機構的勉力標的目的。此前,俄軍已將研發的一些作戰機械人派往敘利亞疆場接受實戰磨練。
俄羅斯《看法報》24日稱,現正在俄羅斯軍事機器人技能開展的題目之一是缺少運用機器人的統一標準。普京22日正在俄聯邦寧靜集會表現:“將來十年,俄羅斯國防工業需求進一步增強技能和人才儲藏。適用于偵探和攻擊的無人機、激光兵器和超音速兵器、基于新技能標準的兵器、能正在戰場上履行各種使命的機器人體系的產物線都應擴大。”俄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總經理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夫還表現,雖然看上去并不像片子里的人形作戰機器人,反而是更像小型作戰車輛,但俄“天王星-9”作戰機器人將很快設備俄軍,現正在已完成首批產物的出產。這款重達12噸的機器人裝備了反坦克導彈、火箭筒、30毫米2A72速射炮和7.62毫米主動機槍。相比之下,“指向標”機器人平臺比“天王星-9”更夸大模塊化開展。▲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