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對準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12個智能家產重點成長行業,傾力打制“智制重鎮”,有用推進家產層級躍升和經濟高質量成長。7月6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聚焦重慶智能家產》系列報道,聚焦重慶智能家產最新功效。

車間里,一臺臺工業機器人正在進行出廠前的測試。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梁浩楠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梁浩楠)7月7日,記者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得悉,今朝,重慶已開端建成工業機器人完備產業鏈集群。2021年,重慶總計出產工業機器人3288套,增加10.3%,機器人總產值約為300億元。
機器人企業、研發機構達300多家
規上整機研制企業15家
正在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華數”)的出產車間里,一臺臺工業機器人正正在進行出廠前的最終測試,然后守候被送往制作企業,正在出產線上發揮作用。
重慶華數位于兩江新區水土園區,是國度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度級專精刻新“小偉人”。“今朝,我們自立出產的六軸工業機器人,銷量排名全國前三。”重慶華數機器人常務副總經理王旭麗驕傲地說。
近年來,重慶華數根據不時堆集研發履歷,完成了150至210公斤國產重載機械人系列化產物研制,被遍及應用于機加上下料、修建陶瓷搬運等行業,有用彌補了國產機械人在重載行業的手藝缺點。
而這只是重慶華數實現工業機器人自立研發的一個縮影。王旭麗默示,下一步,公司將重點研討210公斤以上的重載機器人,助力提拔國產重載機器人綜合性能及市場競爭上風。
不僅是重慶華數,重慶魯班機器人自立出產的醫用紅外檢驗機器人,全國銷量第一;小目高新科技自立出產的輸電線路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國家電網新技術征集中排名全國第一。數據顯現,截止現階段,重慶已經有機器人企業、研發機構300多家,個中規上整機研制企業15家。
機器人性能測試車間。重慶華數供圖
財產鏈條完好
到2025年銷售收入打破800億元
固然,重慶機器人工業展開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撐持。近年來,重慶引領機器人鏈主企業廣數、華數展開自立研發立異,攻克機器人核心技術300余項,形成了焊接、打磨、噴涂、裝配、檢驗、倉儲物流6大系列100余種規格的工業機器人整機產物。
市經濟信息委相干負責人先容,今朝,重慶已具有集研發、整機制作、檢驗、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訓和使用服務于一體的完好產業鏈。機器人企業首要分布正在北碚、九龍坡、永川、大足等區縣。
別的,記者注意到,機器人家產生長已被歸入重慶市制造業高質量生長“十四五”計劃重點內容,市經濟信息委等七部分還結合印發了《重慶市推進機器人家產高質量生長工作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提到,到2025年,重慶機械人財產銷售收入將打破800億元,機械人在工業生產各范疇的使用獲得重大進展,構成一批具有共生、互生、再生、富有生機和可持續成長的機械人財產新業態,建成海內一流的機械人使用示范基地和財產立異成長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