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業績變動,機器人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反復影響,項目拖期且客戶設計需求變動,同時疊加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公司營業總成本大幅上漲造成業績下滑。
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2021年公司持續深耕機器人、半導體裝備和工業軟件三大主營業務,聚焦新能源、半導體、核電、雙碳環保等戰略市場領域,豐富戰略客戶產品與解決方案,拓展重點客戶領域,不斷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規模。
半導體裝備業務成亮點 發展勢頭強勁
受益于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各國戰略地位的提升,半導體裝備行業也持續升溫,機器人的半導體裝備業務也受益于此表現亮眼,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該板塊營收達1.64億元,同比增長83.74%,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機器人的半導體業務產品包括真空機械手、集束型設備和半導體物料搬運系統。其中,真空機械手主要面對半導體工藝設備廠商,集束型設備和半導體物料搬運系統主要服務于半導體FAB廠和面板工廠。
目前,機械手、EFEM及平臺產品交付量有大幅增加,廣泛應用在刻蝕、CVD、PVD、CMP、Descuum等工藝環節,去膠工藝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全面進入終端FAB廠。物料搬運系統(AMHS)方面,機器人新研發的包含MCS、OHT、潔凈立庫等完整半導體AMHS系統,獲得集成電路行業的首套訂單并完成交付,實現了國產完整半導體 AMHS系統零的突破。
據了解,目前國內機器人公司中能半導體裝備產品的公司寥寥,機器人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半導體裝備需求將持續提升,半導體裝備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機器人將顯著受益于此。
機器人在年報中披露,2022年公司將對外繼續開拓戰略客戶群,對內提高產品的量產能力,持續推進半導體裝備產品化戰略,全面進軍集成電路高端應用,共同增加半導體板塊業務收入。
可見,半導體裝備業務的成長性很大,成長空間廣闊。
多領域布局 做強傳統業務優勢
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業務是機器人最大的業務,也是優勢業務。2021年工業機器人產品營收達12.49億元,占總營收的37.88%。目前,機器人的業務在新能源、核領域、汽車領域、工程機械領域等持續布局,并與一汽解放、松下、豐田、長江電力等大客戶保持長期戰略合作。
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提出,新能源產業關注度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及上下游產業迅猛發展,2021年機器人趁勢進入了新能源領域。去年年底,公司與松下集團合作打造的新能源車載充電器OBC智能生產線已經正式建成投產,第二條億元規模的新能源車載充電器智能生產線也已推進到下一階段。有此項目為標桿,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可以預見公司此業務前景十分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