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ChatGPT火了
(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
這個可以和人深度聊天的應用
能夠智能生成文本
比如文章、笑話、詩歌等等
只要提出要求
它幾乎都能給出滿意的答卷
曾經AlphaGo擊敗圍棋大咖
不可否認
人工智能正落地到各行各業中
今天,國投集團投資企業
智能機器人正以靈巧的身手和
精細的操作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天就來看看
這些項目上的“精靈”吧
警務機器人
國投智能控股企業美亞柏科自主研發的智能警務機器人“小安”具備智能安保和便民服務兩大功能,可以根據預設的路線進行自主巡邏,不僅如此,“小安”還可以跟參觀者聊天,提供問詢解答服務。作為網絡空間安全與社會治理領域國家隊,美亞柏科協助政府部門開展網絡空間安全與社會治理,服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并為廣大的社會公眾提供便民服務。
檢測機器人
近日,作為國投京唐港首個“5G+”的應用項目——皮帶機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正式投入使用。該機器人大小相當于一臺14寸筆記本電腦,厚度僅為7cm,苗條的身材有助于Ta在高度34.4cm的皮帶機架間穿梭自如。機器人能夠利用5G通信技術實現800米行程范圍內的采集信號穩定傳輸,實現故障點準確定位及自動避障,提高皮帶機巡檢工作效率和系統運行安全性,自動采集并分析振動、溫度、煙霧、音頻、視頻等信號,滿足港口業務對皮帶機托輥系統點檢的一切需求。
國投高新控股企業神州高鐵動車組車底檢測機器人可以靈活地運行在動車組車底,一次作業就能拍攝8700余張照片,涵蓋動車組車底和轉向架所有可視部件,為高鐵動車組進行全方位體檢。對26類故障的自動識別率為100%,實現動車組相關部位零部件外觀故障的識別和報警。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實現動車組一級檢修作業由“人檢”向“機檢”作業模式的轉變,代表當前軌道交通領域智能檢修的最高水平。
國投甘肅新能源通過無人機光伏電站智能巡檢系統對格爾木光伏電站進行巡檢。該系統只需1人操作,利用無人機拍攝高空電站影像,將影像導入全景重建軟件中,生成帶有全站地理信息的二維全景圖。系統將規劃的巡檢航線上傳至無人機中,一鍵執行巡檢,自動化采集組件熱紅外圖像和可見光圖像,分析服務器自動解析數據,自動識別和定位缺陷位置、類型,并生成缺陷報告。生產運維人員根據導航前往,進行消缺處理,并在消缺完成后,將消缺結果記錄在移動終端中,待全部缺陷消除后自動上傳數據分析平臺,完成消缺閉環工作流程。
手語數字人
在北京冬奧、冬殘奧期間,國投創業投資企業凌云光冬奧手語數字人曾服務于整個賽事的手語播報。手語播報數字人完成了《國家通用手語詞典》8214條通用手語,以及2000多條賽事相關詞匯手語的采集和錄制,通過集成高精度人臉人體重建、動作捕捉、面部表情捕捉、手指捕捉等技術,可實現二維&三維肢體動作、表情、手指等手語語料高效同步采集,已完成10萬條高質量多模態手語語料庫的建設;通過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構建手語數字腦,開發語義蒸餾算法與手語翻譯模型,生成和原文語義高度接近、精簡且符合手語表達習慣的手語詞序列,融入跨模態擬人生產算法,從而驅動AI手語數字人提供專業、準確的手語賽事解說。
醫療機器人
國投創合投資企業嘉思特醫療聚焦關節疾病,已研發出多款全球首創、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產品,持續完善人工髖、膝關節階梯化治療解決方案,形成了關節疾病防治生態圈。嘉思特醫療是國內最早布局手術機器人的人工關節企業,其研發的EPS關節手術機器人讓手術更加便捷化,能讓更多骨科醫生掌握手術技術,為患者帶來更穩定、更精準的手術療效。嘉思特醫療也是國內最早布局智能化生產的人工關節企業,其投資數億元的人工關節智能化示范工廠一期項目將于2021年6月正式啟用,預計將提高5倍生產效率。
國投創新投資企業天智航是我國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領域開拓者,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是國際上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手術的骨科機器人系統,該系統突破了多模圖像配準、機器人控制、患者實時跟蹤和路徑自動補償等關鍵技術,綜合定位精度達到亞毫米級,填補了上頸椎手術機器人的國際空白,是首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核發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目前已累計完成機器人骨科手術4800多例。應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臨床手術精度可達到0.8毫米,術中輻射可減少70%以上,手術效率提高20%以上,并且具有出血少、創傷小等臨床優勢。
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引領未來
國投集團不斷提升
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始終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讓我們一起期待
更多人工智能
“黑科技”出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