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小鎮攻堅智能制造青山湖畔飄來五朵“云”
2024-12-31

“同濟大學在國內工業4.0方面是翹楚,它的進駐意味著云制造小鎮在這方面也走在了最前列。”李軍說,像同濟大學浙江智能制造研究院與恩大施福這樣的院企合作,在云制造小鎮處處皆是。強大的科研技術為企業做智力支撐,是云制造小鎮最大的優勢之一。
目前,云制造小鎮集聚了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同濟大學浙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等46家大院名所、企業研發中心和高校,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青年創業創新需求非常旺盛。
為了使小鎮的發展形成合力,云制造小鎮整合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研發資源,促進它們共建專業檢測中心、實驗室、服務平臺,實現優質研發資源的共享共用、優勢互補,助推院所和企業協同創新。
在科創大樓B座一樓,記者看到LED顯示屏上,不斷滾動著已入駐科研院所的科研技術成果,有需要的企業可以馬上實施對接。前期,港大研究所已與杭叉進行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叉車合作項目,與國電能源進行基于納米流體技術的建筑節能技術合作項目。
這就是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現場工作人員說,除了科技成果轉讓合作受理、發布、交易,這個服務平臺還可以受理、發布企業技術難題,進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代理專利申請、會計事務、人才申報,提供創新創業和法律咨詢等服務。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青山湖科技城科研機構發布科研成果160余項,共有產學研對接項目30余個,其中港大研究院已與杭叉、國電能源、艾力康、華為等區內外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21項。
智能裝備走出實驗室
有激情萬丈的創客,有眾多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撐,云制造小鎮最獨家的優勢,更在于青山湖科技城里有眾多的裝備行業龍頭企業。它們為云制造企業就地提供巨大的實踐平臺,同時也是巨大的市場。
走進115平方公里的青山湖科技城,記者發現這里集聚了杭叉、杭氧、萬馬、西子等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裝備行業企業,對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提升改造需求強勁。
沿著苕溪兩側,在云制造小鎮的東南面,專門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智能化提升改造區,即借助科研院所和云制造企業來對傳統裝備制造進行改造與提升。
西子這位國內電梯制造業的大鱷,與恩大施福達成合作意向,即將實施智能化改造。
自從杭州新華坊電梯事故發生以來,電梯運行的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西子與恩大施福的合作,有一部分正是正著手于電梯維保智能化。
“我們將智能管控運用于電梯的運維,這個系統上線后,電梯運維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恩大施福總經理周超群舉了一個例子:一部電梯,假如到了維保期還沒進行維保,系統就會進行預警,預警之后,維保公司還不進行維保,那就直接將電梯鎖定無法使用。這樣能夠大大提高電梯使用的安全系數。
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園、高端成套設備產業園、信息基礎設施產業園……一個個重點裝備制造產業智能化提升改造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智能化年產5萬臺的電動叉車、電梯部件產業化等。
在這一方青山綠水之間,云制造小鎮擎起“浙江智造”之夢。
■ 小鎮愿景
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建成孵化器、標準廠房50萬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業500家,引進創新團隊50個,集聚各類創新創業群體5000人,智能裝備產業提升實現產出超過200億元,建設融云制造服務、科技研發、創業創新、文化展示、旅游休閑、生活居住、社區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將小鎮從云制造的試驗區轉變為智能制造的先行區,打造為中國云制造技術的創新源、浙江智能制造產業的新引擎。
■ 產業目標
到2017年,小鎮預計將實現總產值239.5億元,實現總稅收12.8億元,吸引旅游人次達到4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