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減速機——機器人零部件最大單品,“關節”定義仿生自由度
2025-01-01

減速器的平均使用數量有望增加。根據GGII數據,2020年多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和坐標機器人的市場占比分別為63%、30%、4%和3%,多關節機器人使用6臺減速器,大大拉動了減速器的需求量;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近距離互動,協助生產,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每臺機器人搭配7臺諧波減速器,將形成較大增量需求。
卡位優質賽道:高成長、高景氣、高壁壘
工業機器人是RV減速器及諧波減速器最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因此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高速成長為精密減速器市場貢獻了最大增量。
高成長:機器換人大勢所趨。工業機器人是精密減速器最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在勞動力結構性缺口+勞動力成本上升+機器人成本下降+自動化升級的背景下,發展前景廣闊,根據測算,僅考慮工業機器人領域,2022年國內諧波、RV減速器市場規模為20億元、43億元;同時在機床、半導體設備、醫療器械等傳統領域正逐漸滲透。
高景氣度:機器替人浪潮推動行業需求爆發,供不應求。2022年疫情影響機器人生產與交付,但需求端訂單依然強勁,從日本機器人訂單和生產數據來看,2022Q1日本機器人訂單額增速104%,生產額增速僅4%,存在較大供需缺口。
高壁壘:精密減速器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諧波、RV減速器均對材料、加工精度和工藝有極高要求,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因此市場長期被兩家日本品牌壟斷,市占率達到60%+,下游的本體廠商極少自主開發,均選擇外購。
人形機器人未來可期,打開精密減速機天花板
2021年8月,在特斯拉首次人工智能日(AIDay)上,馬斯克宣布推出特斯拉機器人TeslaBot;2022年1月,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開發人形機器人將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2022年4月,據彭博社稱,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TeslaBot-Optimus(擎天柱)最早將于2023年投入生產。2022年6月,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TeslaBot原型機將于2022年9月30日AIDay現身,引發全球的關注與熱議。
除了特斯拉以外,2022年戴森宣布未來十年推出可以做家務的人形機器人,戴森總工程師JakeDyson表示“和可穿戴設備一樣,機器人也是戴森的未來”。
人形機器人相比工業機器人,自由度倍增,減速器數量同步倍增,蘊藏巨大增量需求。
壟斷格局有望重塑,國產化趨勢正在形成
過去我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依賴進口,國產品牌難以突破。為了擺脫海外的技術限制,中央及地方密集出臺政策,扶持全產業鏈補足短板,行業發展明顯提速。國內減速器廠商迎來發展機遇,充分受益減速器國產替代進程。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國產化趨勢正在形成,根據GGII數據,2014-2021年工業機器人精密減速器國產品牌份市場份額由11%提升至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