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可信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化”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何積豐院士召集,中電科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三方共同主辦。
中科院喬紅院士、上海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何積豐院士、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謝文瀾,中電科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江波、市經信委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論壇共有來自國內人工智能與實體行業的產學研用相關單位50余位專家受邀參加線上線下會議。
本次論壇以“可信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能實體產業”為主題,以支持產業人工智能的發展瓶頸和關鍵問題為抓手,研討人工智能技術在魯棒性、可解釋性、安全一致性等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共同探討可信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完成“四個面向”的科技發展要求,實現對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的保障。論壇充分展示了多個行業智能化裝備開發和推廣應用成果,并邀請產業界大咖探討經濟數字化轉型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新途徑,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中科院院士、上海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何積豐做《可信人工智能的展望》的主旨報告。他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可信技術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建議從核心要素、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和創新示范的四個領域推廣形式化方法,提高用戶體驗,促進可信及易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何積豐表示,可信人工智能,主要包含三個要素——人、信息、物理。而所謂的安全,也包括數據安全、技術安全和系統安全。判斷是否可信的先決條件之一,是設立關于可信的度量標準。比如,要求數據本身真實可信,數據可信之外是技術可信和系統可信。當人工智能程序或產品發生錯誤時,對錯誤或會發生的結果具備可解釋性。在其特性或參數發生攝動時,相關系統和技術依舊具備品質指標保持不變的性能,即魯棒性等。
在他看來,智慧城市和智慧制造已經成為了推動可信AI落地最主要的兩大應用場景。智慧城市也就是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大數據分析已經在發揮很大的作用。智慧制造方面也在逐步推進。他建議從核心要素,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和創新示范的四個領域推廣形式化方法,提高用戶體驗,促進可信及易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所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遠程做《受人啟發機器人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主旨報告。她介紹了構建新型人形機器人系統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應用成果,描繪出了受人啟發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的美好愿景。
